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档案 • 正文

修水三十六个乡镇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王卫正

  我县位于赣西北修河的上游,居湘、鄂、赣三省九县的中心地带。下辖19个镇17个乡。
      据《修水县志》记载,36个乡镇的命名非常有趣。笔者特作整理。

      以古代县治驻地命名的两个:宁州镇因地处元代宁州治所之郊而得名;义宁镇因地处清代义宁州治所而得名。
      保留古代分宁县八乡七十三都的称呼的有四都镇,因原为泰乡第四、五、六都而得名;而太阳升镇原为泰乡第一、二、三都,1958年更名为太阳升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太阳升乡,1992年设立太阳升镇,1995年更名为三都镇,2008年6月复更名为太阳升镇。
      以山命名的有四个:一是黄龙乡因境内有幕阜山脉主峰黄龙山而得名;二是上杭乡因此地处杭山以上而得名;三是山口镇因此地处“大幽山口”而得名;四是石坳乡因位于石山坳的东侧而得名。
       以水命名的有九个:一是水源乡因汩罗江水的源头渎水流经本乡而得名;二是漫江乡因山口水流经境内低洼地带水漫河滩而得名;三是溪口镇因港口、布甲、上庄3条溪流汇集于此交口而得名;四是港口镇因境内纱笼河与卢坊河双港汇合之口而得名;五是黄港镇因境内河流黄沙港而命名;六是东港乡因有一条东渡港的小河流贯全境而得名;七是西港镇因溪口水自北向南流贯全境,该地处溪口港水西边而得名;八是上奉镇因地处奉乡水的上游而得名;九是杭口镇因地处杭山西麓,上杭水入修河的交汇口而得名。
      以植被命名的有二个:一是白岭镇因该地土质多白沙,原名白沙岭;二是黄坳乡因此地有黄土覆盖的山坳而得名。
      以树命名的有两个:一是大椿乡因境内有一株高八丈、杆粗丈余的椿树而得名;二是上衫乡因境内杉树众多且长势极佳得名上杉,“杉”与“衫”同音,后改为上衫。
      以竹子命名的有竹坪乡,是因清康熙年间彭姓由马坳迁至此竹林,彭姓毁竹为坪建房称为竹坪。
      以桥命名的两个:一是大桥镇因境内朱溪河道上古有木板大桥而得名;二是黄沙镇因此地跨李村源水有古桥而得名黄沙桥,建镇时去“桥”字留“黄沙”二字。
       以路命名的有路口乡,因位于修水西部交通的十字路口而得名,东往古市、西上白岭、南通大桥、北到全丰。
      以街道命名的有全丰镇,因清代嘉庆五年即1800年建街时境内万寿宫大门牌坊嵌有《全德丰功》匾额,故以匾命名街道为全丰街,1958年9月成立全丰公社,1984年5月撤社建全丰乡,1995年12月撤区并乡建全丰镇。
      以庙命名的有庙岭乡,因乡政府驻地旁小山岭上原有一座神庙而得名。相传宋代时期该乡到处庙宇林立,佛烟飘渺,好一派繁荣景象。 
      以布命名的有布甲乡,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客商来到此地用布夹着帐篷做布匹生意,自称其布匹可甲天下,故名布甲,1949年境内设五联乡、金黄乡、横山乡,1958年组建横山公社,1984年5月撤社建乡更名为布甲乡。
      以纪念历史事件命名的两个:一是征村乡因地处武河北岸,原名荆村、正村,相传元初漫江义勇将军莫以忠征服此村番帮,为纪念莫将军功勋遂改名征村;二是复原乡因境内土地革命时期曾建立过乡苏维埃红色政权,建国后恢复原有的红色政权,故称复原。
      根据古代小地名改名的六个:一是渣津镇由北宋地名查田津演变而来;二是马坳镇在明正德年间车姓由湖广迁入称马市,因塅西有火马嘴、塅东有张天坳而改名马坳;三是古市镇“古朴悠远,市井繁华”,早在明朝时称古城岭,后因街道繁华又名古市岭;四是何市镇政府驻地地处何家嘴,处于集镇上且渐成街市而得名何市;五是余塅乡因境内有余家塅而命名;六是新湾乡此地为原新塅和罗湾两公社合并时,取两社名称中的各一个字组成新湾。 
      总之修水县这三十六个兄弟乡镇由来已久,如今保留了各自的历史、地理或人文的差异。
      各乡镇民俗和乡土文化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修水大家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县各乡镇旅游开发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

【古城旧梦】出品
信号:gcjm888888                     

     王卫正:男,修水县水源乡人,大专学历,中学教师,《古城旧梦》特约作者。爱好文学、书法。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档案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