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胡映冰
不知道是哪一年开始,我们邻县武宁、永修突然冒出一个庐山西海景区,而且名气还越来越大,仔细一打听,原来就是当年的柘林水库。那感觉就有点像《高祖还乡》中刘邦的发小揭他老底“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的心态一样。
这柘林水库对修水人也太熟悉了,虽然是更了名换了姓,也可以“根脚从头数”,特别是当年参与支援修建水库的修水人,可以说还记忆犹新。这个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土坝的水库,是1973年建成的,建成后直接把修水的货运水路都阻断了。
然而时来运转,当地人不知道从哪里请来了高手进行营销策划,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庐山西海”,从此一路开挂进入柘林水库的“高光时刻”,从一个水电站成为一个九江市的旅游名片之一。
庐山西海,从重新命名到景区建设都是一个营销策划成功案例。首先在把水库名字和百多公里之外的庐山关联起来,让一新修的水库与一座几千年历史文化名山联系起来,让她一下子傍上一个“大款”,有了历史厚重感,拔高了形象,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那几年刀郎的《西海情歌》红得发紫,“西海”又成了“热词”,庐山西海自然又蹭了不少热度,成了人们旅游向往的地方。
把一个新的产品,融入一些文化的内容,再附加上一些人文历史,是当代传媒策划的基本模式。酒好也怕巷子深,一个好的旅游景区如果没有传播好也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记得以前我看到像“千里江铃一日还”的江铃汽车、“一毛不拔”牙刷,这样广告时,心里都会有发自内心的佩服,认为这是最好营销策划。我对庐山西海策划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有名字被改得让人“痛心疾首”的,最近网上盛传的“朝歌”被改名为“淇县”,把一历史名城改得地图上找不到了。
庐山西海改名之前只是一个乡间水库,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庐山西海成了与大理洱海相提并论的旅游胜地。这个名字的改变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还带来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争取到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庐山西海的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成功案例。现在的庐山西海,有大型水上游乐项目,是国家5A级景区,这碧波万顷、绿岛拥翠、一级大气、一类水质的柘林湖。加上原来泡在水库中的小山形成了997个大小岛屿,可也算得上是江西的“千岛湖”了,湖光山色、波光艳丽,还里还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庐山西海的改名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营销策划可以改变一个景区乃至一座城市的命运。好名字可以自带流量,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可以让一个名不以经传的水库转眼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一个地方的旅游名片,成为地方的经济支柱。
当然命名只成功的一部分,这里面还有一系列的营销组合拳:水上项目的硬件建设,服务等软件的跟进,和历年来自然资源的保护,特别是长期以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都体现了当地政府的远见,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可能让一个普通的水库在众多景点中脱颖而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修水县无论是山水资源还是人文历史,都有着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我们修水也会不会出现一个“庐山西海”呢?能否在修水的历史文化中挖掘流量、在山水之间发现亮点呢?新一届修水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努力,修水旅游事业正快马加鞭,我相信一定会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创意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
胡映冰:男,修水白岭人,现居无锡,《古城旧梦》特约作者,文学发烧友,网络草根写手。2006年开始在网易论坛、腾讯微博、新浪博客及微博上创作诗歌散文,先后与人合作出版过微诗系列《春的脚步》、《冬日暖阳》,主张“文章为时而作,不做无病呻吟”,文章不求专业,只接地气,常于坊间传阅,不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