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周湖岭专栏 • 正文

宁州之初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湖岭

宁州之初  从王阳明《书佛郎机遗事》说起
 
  王阳明《书佛郎机遗事》①记述了三个人, 一位是王阳明的学生冀元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常德府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人,一位是周期雍,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宁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还有一位是林俊,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人。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南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举兵勤王,时“见素公在莆阳、周官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余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当时冀元亨在湖南常德,周期雍在福建漳南道上杭,林俊在福建莆阳,去南昌各三千余里,闻变,三方各自日夜兼程支援王阳明,于同一日,八月三日,到达江西南昌,王阳明非常高兴,又觉得不可思议。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欣然写下我们现在看到的《书佛郎机遗事》。
  成化十八年(1482),王阳明时年十一岁,随父当时任翰林院修撰状元王华寓京师百官宅,与时任刑部陕西司主事林俊比邻而居,两人互相影响,往来不断,相识相交四十多年,交情日益加深,为忘年之交。林俊留下《见素文集》等大量文字,对研究明史和王阳明都很有帮助。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下旬,致仕在福建莆田右都御史林俊闻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在江西吉安起义兵平乱,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写信勉励王阳明竭忠讨贼。遣两仆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挚友王阳明,两仆至则朱宸濠已就擒七日。虽然佛郎机铳没有派上用场,但王阳明对挚友林俊“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而忧愈深,节愈励”的忧国忧民之忠心深表赞叹!

一、林俊其人

  林俊(1452—1527)比王阳明(1472年-1529年)年长二十岁,比周季凤(1464年-1528年)年长十二岁,比周期雍(1479-1551)大二十七岁。字待用,号见素,历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比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还早一科。成化十五年(1479)授刑部主事,成化二十年(1484)迁本部四川司署员外郎。极论妖僧继晓,下狱,谪姚州判官,累迁湖广按察使,引疾告归。弘治十三年(1500)四月,召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巡江兼理操江。弘治十六年(1503)二月,受命巡抚江西,正德元年(1506)七月,升右副都御史致仕。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一作正德五年)复以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蓝鄢诸寇,晋右都御史。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致仕。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为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正月四日,始赴召。四月改任刑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乞致仕,连上八疏,七月二十二日奉圣旨,特允所请,加太子太保致仕。嘉靖六年(1527)卒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赐葬祭,谥贞肃。
  其诗多学山谷、后山二家,其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见素续集》十二卷。另撰写有《木兰陂集序》。其中《见素文集》十四卷,被收进《四库全书》。
  林俊和王阳明先后都巡抚过江西,与江西的渊源不仅仅是助王阳明平宁王宸濠之乱。

二、林俊与宁州

  石潭院:在州治东四十里二都梁口市,今名禅济寺,唐末建。弘治癸亥,都御史林俊驻节于此,有诗,附艺文。②
  据《义宁州志》记载,弘治癸亥1503年,都御史林俊到古宁州今修水巡视,而且还曾在江西修水二都梁口石潭院(禅济寺)驻扎,“憩息香林晚,僧钟意若何。”与宋代江西诗派诗人韩驹“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相对映,林俊欣然写下诗【武宁道中】。
【武宁道中】明代.林俊③
乱云经积石,分路转盘阿。
雨树蒸芝菌,烟龛织茑萝。
幔坪催院马,落日在渔蓑。
憩息香林晚,僧钟意若何。
按:自《古今图书集成》南昌府部
【武宁道中】宋代 韩驹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
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
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宋代韩驹是坐船来的,明代.林俊是骑马而来。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五)
(宋诗钞 吳之振 卷三十三)
  林俊当年来修水与古宁州有关。
  周季麟《南山集》有《赠州守沈景明三载秩满序》④:
  “括苍沈君暕,字景明,乃予参浙藩,弘治壬子(1492)乡试为提调所录士也。越十有四年,乙丑(1505)登进士第。明年正德丙寅季冬,祗承明命来守予宁。宁属南昌,旧为县,去府最远,有崇山峻岭之限,与湖湘为邻,号难治。癸亥(1503)当道言于朝,得陞州。因举崇仁令叶君天爵为守府,岁余,守制去。而君实代之……”
  “宁属南昌,旧为县,去府最远,有崇山峻岭之限,与湖湘为邻,号难治。癸亥(1503)当道言于朝,得陞州。因举崇仁令叶君天爵为守府”文中的当道就是林俊。
  周季凤《修水备考》有叶天爵的记载⑤,“字良贵,直隶婺源县人。由进士授崇仁县知县,刚明勤慎,摘发如神。弘治十六年(1503年)都御史林俊奏陞县为州,以天爵素有风厉名荐陞知州。至日,鼎新州治,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强植善,境内肃然。以忧去官,后为知府(饶州府)。”
  据周季麟《南山集》和周季凤《修水备考》记述,古时修水隶属于南昌府,之前为县,是离府治最远的县,崇山峻岭,与湖北湖南为邻。弘治十六年(1503年)都御史林俊巡行到修水,见山川险要,难以治理,于是林俊上疏《复州治疏》(见《见素集》),奏请朝庭升宁县为宁州,并推举崇仁县知县叶天爵为宁州知州。
  明内阁首辅杨一清《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见素林公俊墓志铭》记载林俊在江西巡行始末⑥:
  [壬戍,江西盗起,言者以守臣不职,勑遣公往巡视。公至,榜示盗许自新,抵新昌,亲入贼巢,渠首王五率众出营(迎),擒四十馀贼,自効凡有名首贼,出片纸,指示巨姓,悉擒之,馀孽稍稍解散。改巡抚,更定要约,处税粮,均徭役,庶务一新。又起(建)义仓、义学、义塚以阜俗,减宁藩禄粮价值以裕民,论府殿易琉璃瓦之非,至引庄公叔暇、吴王几杖为言。时宁豪虽横,未有逆萌,公每裁抑之,或疑其过,卒乃服。遍历所至,问民疾苦,修治周元公、狄梁公、二陆(及曾南丰诸祠墓)。丁母黄夫人忧,归守制。】
  1503年,也就是王阳明巡抚南赣的十五年前,朝庭派遣巡抚林俊到江西平定了盗患,处税粮,均徭役,建义仓、义学、义塚,遍历所至,问民疾苦,安抚百姓,庶务一新。也暂时抑制了宁王宸豪的造反之心。还修治了周元公、狄梁公、二陆及南丰曾巩诸祠和墓等,作九江濓溪书院,改立德安县学,奏改宁县为宁州。《见素集.附録 上》编年纪畧记载还林俊改立德安县学,修刘西涧、黄山谷墓、周濓溪、狄梁公、陶靖节、陆象山、九峰、虞文靖、吴文正、曾南丰祠,作九江濓溪书院、奏改宁县为州。
  《义宁州志》记载林俊在修水修了濂溪祠、濂溪书院、黄庭坚墓、山谷祠、学宫等。
  濂溪祠,弘治癸亥,都御史林俊、分守参政王纶、分巡佥事王纯、知府祝瀚、知州叶天爵鼎新之。乙丑,提学副使邵宝,立像祀焉。⑦
  濂溪书院,弘治中,巡抚林俊檄知县叶天爵增修,提学邵宝立濂溪先生像。⑧
  明弘治十六年,都御史林俊增修黄庭坚墓,并置祀田二十一亩;在双井茔畔,明巡抚林俊还建山谷祠,又置祭田二十八亩。并留下诗一首:
谒山谷先生祠⑨
修墓立祠置祭田同守巡行 都御史 林俊
大苏竝峙笔如杠,道眼临川亦惯降。
双井书香悬正脉,一元诗派重西江。
墓田我共谋禋荐,佛果谁专折幔幢。
断础荒砆旧祠下,后先激义走州邦。

  黄庭坚墓⑩宋崇宁四年,山谷卒于宜州贬所,年六十一。大观三年,苏伯固护其丧,归葬双井祖墓之西。明弘治十六年,都御史林俊增修之,为置祀田二十一亩,载于籍。
  山谷祠⑦ 旧在马家洲,弘治十八年洪水沖废。一在双井茔畔,明巡抚林俊建,置祭田二十八亩,荫注塘一口。
  南昌人,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张元祯撰有《山谷先生祠堂记》⑦:“林公气节雄天下”“弘治癸亥六月始工,是年十二月讫工。”
  学宫:癸亥,陞县为州,学仍县学,巡抚都御史林俊、知府祝翰于学前凿月池。

三、两任知州  叶天爵和沈暕

  林俊不仅亲自到修水巡视,办了很多实事,他先后选派的两任知州叶天爵、沈暕,也是不遗余力。周季凤在《宁对》中说 “守今推沈叶,(指叶天爵、沈暕)。令昔数罗刘。(指刘琛,罗珉)”,刘琛、罗珉、叶天爵、沈暕都是修水历史上有名的好官。
  罗珉,字文玉,福建邵武人。天顺三年,由太学生知县事。廉明刚毅,祛宿弊、抑豪右,境内乂安。一日,无疾卒,穷乡绝谷之民,莫不流涕。宁州双凤周季麟、周季凤的祖父周铭以诗輓之曰『扶柩家山埋玉处,仁廉两字土难封』。成化间,周铭的学生状元黎淳为少宰时,进士李芳初授宁县尹,往谒,文僖(黎淳)公曰:『分宁名尹,惟刘某、罗某。刘某,尔或可及,罗则恐难能焉。』⑪
  当时为少宰的天顺状元黎淳对即将赴任的修水县令李芳说,也许你能及刘深,但很难及罗珉,可见罗珉为官好到何等程度,而叶天爵、沈暕又与之齐名。
  叶天爵被林俊推荐为首任宁州知州,其素有风厉名是名副其实,到任后,兴利除害,不遗余力,在一年多的任期内做了很多事。江西丰城人礼部尚书月湖杨廉为之撰《州治记》⑫。
  叶天爵先修建州治:弘治十六年,升县为州。十七年,知州叶天爵鼎新州治,饰琴堂以黄,名曰『明通公溥』,后名『帅正堂』,后为直庐三间,改建谯楼于正南,立石狮四,以制南山午火之冲,光禄少卿杨廉为之记。新吏目廨徙架阁库于后堂西。十八年,于仪门外增两廊;谯楼外东西立旌善、申明二亭;通衢东西建二坊,东曰『体仁』,西曰『宣化』。同知黄辅、判官陈兴,各于本廨增视事厅一所。⑬翰林修撰陈澜撰『明通公溥』记。⑭
  知州叶天爵增修学宫训导斋二、廨二和濂溪书院⑮、重修八叠岭巡检廨一所、杉市巡检司、城隍庙、申明亭、定江巡检司、社稷坛、厉坛、城隍庙,立宣化坊,修建在毛竹山下南坪公舘等。
  周季麟《重修杭口溪广济桥记》记载太守叶天爵为重修广济桥助以白金。⑯
  叶天爵还曾刻《山谷先生年谱三十卷》,现存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存五十五卷,为白棉纸,卷末有修水先贤查仲道于明嘉靖丁亥作书后序⑰,记述了重修刊刻经过。今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叶天爵任宁州知州年余,守制去。沈暕接任。
  沈暕,字景明,浙江云和人,弘治乙丑进士。正德初,任宁州知州。性恺悌,善抚字,爱民如子。凡科差重繁,必委曲调剂,上下称便。阅二年,修葺吏舍二十七间。即仪门右畔建轻囚监一所,为房十二。明年,再新后堂,建设箭楼十二所,学校、城池,以次修治。后陞兵部员外郎,官山东副使。有剿寇功。崇祀州学名宦祠。州旧志及括苍彙纪。⑱
  沈暕是周季麟参浙藩,弘治壬子(1492年)乡试为提调所录取的举人,旧时称其为门人。十四年后,乙丑(1505)登进士第。次年正德丙寅1506年季冬,来守宁州,历三载。
  周季麟《南山集》有《赠州守沈景明三载秩满序》④: “君才识谙练老成,性恺悌,善抚字,爱民一念无假借。”“凡科差重繁必周旋委曲以处之,上下称便。如学校、公廨、庙宇、河岸、街衢之类罔不留心修治,渐次成就,人不告劳。”“夫守令,亲民官也。夜有所思,朝即可行。思宽一分,民受一分赐矣。非台省诸僚可比。”“君之美政固非一端,而祷雨一事真诚恳切,神人共知。今兹秩满之先,予闻市乡小民群然赴当道挽留”。
  正德二年,知州沈暕修葺吏舍二十七间,即仪门右畔建轻囚监一所,为房十二间。越明年,再新后堂。
  正德三年,知州沈暕建设箭楼十二所一犀角津一协佑庙一丁田里一鳌坑桥一山谷巷一黄荆巷一广魁门一迎恩门一祝家巷一义井巷一凤巘门一秀水门。
  知州沈暕还建十三地方、风云雷雨山川坛、厉坛、协佑祠等
  沈暕,声誉日彰,弓巡按尝奖励之,王巡按又旌举之,是月二十五日,三载秩满,将北上。升兵部车驾员外郎。不久晋升武选郎中,出任武昌知府。
  离宁州之后,沈暕与周季凤在湖广布政司又有交集,周季凤任湖广左布使,沈暕任武昌知府,从湖岭《武昌汲福井》中知道,周季凤在武昌浚汲福井,《汲福井诗集》有知府沈暕诗二首:
《汲福井》沈暕 武昌知府
一竇寒泉洌更清,直通地脉与天灵。
千年异端因时出,万古神功不日成。
岂谓深能滋庶品,更知明可鉴群情。
福真可汲凭人汲,天地悠悠仰令名。

拨开淤土得深清,自是精神贯地灵。
福本无门凭我汲,事如有兆赖天成。
读残文字知真味,饮到炎 见至情。
为语轆轳絣梗者,莫将容易看斯名。

四、林俊巡行江西

  林俊巡行江西的经过在其《进缴巡视敇书关防疏》中有详细记载》:
  【奏为进缴敇书关防事 节该钦奉敇江西各府 盗贼近来尤甚 特命尔巡抚彼处 钦此。
  臣先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敇提督巡江兼管操江,续奉敇巡视江西,钦遵将提督巡江关防并操江文卷咨送该院右都御史张敷华暂管,臣离任前来。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到江西,二十六日巡瑞州、又巡上高、巡新昌、又巡瑞州。弘治十六年正月十七日回省,本年二月初四日巡进贤,欲巡抚州,闻南康饥民羣起抢谷,遂巡余干、巡饶州、巡都昌、巡南康,地方已靖,又巡湖口、巡彭泽、巡九江、巡瑞昌、巡德安、巡建昌、巡武宁、巡宁县、巡奉新、巡静安、又回奉新、巡瑞州,饶州饥民又抢谷,臣又欲巡饶州。五月初六日,经省城,奉敇命,臣会勘董让王哲事情,留候给事中等官汤礼敬等到同行,【阙】事催督守巡俱,至饶州严加禁治,一面赈济地方,又靖,其余府县未及巡历,荷蒙圣恩改官巡抚,除钦遵施行及将编定均徭里长税粮等项造册另缴外,今将原奉提督巡江兼管操江并巡视江西敇二道原领巡视关防一颗具本差人齎捧,谨具唘奏闻计缴敇二道关防一颗。】

  林俊巡抚江西时,后因“丁母黄夫人忧,归守制。”
  其为政深得江西人认可,“武宗即位,言官交荐,江西人在朝者合疏乞还俊。乃进右副都御史,再抚江西,遭父忧不果。”⑲
 
五、林俊与王阳明

  据杨一清撰墓志铭,林俊年少时,即游心理学,“陈白沙先生以荐至京,公日与讲学,大有所得。”⑥
  成化十九年(1483年),白沙先生(陈献章)应诏入京,住大兴隆寺,他与林俊以及王华、王阳明父子均为郊居。白沙在京数月间,京城公卿大夫“日造其门数百,咸谓圣人复出”,而林俊与白沙日日讲学于大兴隆寺,少年阳明常往返出人于大兴隆寺与林俊家中,对林俊与白沙两人日日讲学“熟闻习见”,常出入林俊家问学问道的王阳明“心悦而诚服矣”。
   王华为状元出身,他与林俊都尊信心学,林俊推荐白沙为翰林院捡讨,王华又是翰林院修撰,他们在翰林院相见也是必然。
  之后,林俊与王阳明诗书往来不断。
赠次峰次阳明韵
林俊
其一
假寐官斋作晚晴,雷阳何意动先鸣。
眼间世事秪如梦,海上风涛故未惊。
沃壤不殊忘在客,好山无数重兹行。
圣皇孝理崇尧舜,驿使传来是吉声。
(其二)
如面人心岂尽齐,危微精一属参稽。
四儒殁后留遗响,七圣途穷待指迷。
海邑言游今礼乐,越裳职贡旧航梯。
桃源此去无多路,老爱相从是建溪。
  正德元年(1506)二月,王阳明谪贵州龙场驿驿丞。正德二年(1507)在赴谪至浙赣交界草萍驿时,收到时丁忧在莆阳林俊来诗,其次林见素韵作诗一首《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⑳:
山行风雪瘦能当,
会喜江花照野航。
本与宦途成懒散,
颇因诗景受闲忙。
乡心草色春同远,
客鬓松梢晚更苍。
料得烟霞终有分,
未须连夜梦溪堂。
  自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致仕归家已六年的林俊收到王阳明来信后作《复王阳明》书信,林俊对其子林达,侄子文幸被王阳明收为弟子表示欣慰。
  《复王阳明》㉑
  【廷言大参回承,致书惠兼,审宪纪霜肃道,况玉润漳寇毕功,寻转而经略赣之新关。儒为世道赖,固然而值,今一遇有余嘅焉。执事中立时行,运醇镇躁,以大收儒効。少违枘凿,将欲委唾残弃之具,不诚知轻重大丈夫哉。夫假通以行志,犹欲强尺枉以望寻之直,直不得分而枉不可反汗。孰肯立一恕以庇吾瑕哉?腹心之言同道僣论以叹世也。达(林达,林俊长子)子承论及渠材犹可教,区区甚难。渠举之若易,惜不立坚苦志,玩日愒月,竟之无所似适。子文(林俊侄子)亦异常局,学较博,然亦欠坚苦负美材。执事幸并下严督之教,收之弟子末,道风吹鼓不在门墙间也。至惠至惠。余惟吾道多爱,不宣。 】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下旬,致仕在莆阳的右都御史林俊闻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在江西吉安起义兵,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阳明竭忠讨贼。
  《见素集》 编年纪畧:十四年己卯,推南礼部尚书,六月宁庶人叛,三书速王阳明公守仁讨贼,制佛朗机铳遣二仆间道以与,阳明公有书佛朗机遗事。
  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撰《书佛郎机遗事》①以纪念,林俊、周期雍、冀元亨记述于其中。
  《书佛郎机遗事》  庚辰
  【见素林公闻宁濠之变,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予竭忠讨贼。时六月毒暑,人多道暍死。公遣两仆裹粮,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予,至则濠已就擒七日。予发书,为之感激涕下。盖濠之擒以七月二十六,距其始事六月十四仅月有十九日耳。世之君子当其任,能不畏难巧避者鲜矣,况已致其事,而能急国患踰其家如公者乎?盖公之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而忧愈深,节愈励。呜呼!是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尝欲列其事于朝,顾非公之心也。为作佛郎机私咏,君子之同声者,将不能已于言耳矣!
  佛郎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釁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老臣忠愤寄所洩,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阳挥。段公笏板不在兹,佛郎机,谁所为?
  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时逆濠奸谋日稔,远近洶洶。予思预为之备,而濠党伺觇左右,摇手动足,朝闻暮达;以期雍官异省,当非濠所计及,因屏左右,语之故,遂与定议。期雍归,即阴募骁勇,具械束装,部勒以俟。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适当见素公书至之日,距濠始事亦仅月有十九日耳。
初,予尝使门人冀元亨者因讲学说濠以君臣大义,或格其奸。濠不怿,已而滋怒,遣人阴购害之。冀辞予曰:“濠必反,先生宜早计。”遂遁归。至是闻变,知予必起兵,即日潜行赴难,亦适以是日至。见素公在莆阳、周官、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余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辄附录于此,聊以识予之耿耿云。 】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世宗嘉靖登极,敕召七十岁的林俊为工部尚书,此时在莆田的林俊作《寄阳明》。
  《寄阳明》 ㉒
  【适闻召命北上,天子仁圣,群贤和会,诸老之弼亮不孤,泰平召致今日矣。惟白岩(乔宇,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太原乐平人。官至吏部尚书。)未至旧都,犹居洛也。纲纪之地治体风化所关,略细瑕崇大体第一义也。言路开矣,高取难烦取厌,则开者恐塞;幸门塞矣,短取媒隙取伺,则塞者且开。今日可幸也,亦可虑也。然此时士风亦须一还,服用之侈,威福之过,送迎之盛,巡守不时,历诸司不治事,官习于邪,吏肆其奸,学校廉耻道丧,杂流朋党风兴,不副人意,其不尽指也。夫有德义以正其身,礼义以正其俗。我者皆正,则群小自帖。是谓不威之威,世道之责,非执事诸老谁耶?不具。 】
  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王阳明归浙江余姚省祖茔。此时王阳明去信工部尚书林俊,信中赞扬林俊具孝友之行,渊博之学,俊伟之才,正大之气,忠贞之节。回忆其少年时随父居京师,有幸与林俊相邻相识,又与林俊弟林僖相往复,其时固已熟闻习见,心悦而诚服矣。“其后执事德益盛,望益隆,功业益显,地益远,某企仰益切。”对林俊深表敬佩。
  《与林见素》 ㉓
  【执事孝友之行,渊博之学,俊伟之才,正大之气,忠贞之节,某自弱冠从家君于京师,幸接比邻,又获与令弟相往复,其时固已熟闻习见,心悦而诚服矣。第以薄劣之资,未敢数数有请。其后执事德益盛,望益隆,功业益显,地益远,某企仰益切,虽欲忘其薄劣,一至君子之庭,以濡咳唾之余,又益不可得矣。执事中遭谗嫉,退处丘园,天下之士,凡有知识,莫不为之扼腕不平,思一致其勤惓。而况某素切向慕者,当如何为心?顾终岁奔走于山夷海僚之区,力不任重,日不暇给,无由一申起居,徒时时于交游士夫间,窃执事之动履消息。皆以为人不堪其忧愤,而执事处之恬然,从容礼乐之间,与平居无异。易所谓“时困而德辨,身退而道亨”,于执事见之矣。圣天子维新政化,复起执事,寄之股肱,诚以慰天下之望。此盖宗社生民之庆,不独知游之幸,善类之光而已也。
  正欲作一书,略序其前后倾企纡郁未伸之怀,并致其欢欣庆忭之意,值时归省老亲,冗病交集,尚尔未能。而区区一时侥幸之功,连年屈辱之志,乃蒙为之申理,诱掖过情,而褒赏踰分,又特遣人驰报慰谕。此固执事平日与人为善之素心,大公无我之盛节,顾浅陋卑劣,其将何以承之乎!感激惶悚,莫知攸措。使还,冗剧草草,略布下悃。至于恩命之不敢当,厚德之未能谢者,尚容专人特启。不具。 】

  林俊于正德十六年(1521)十月至十二月间在莆田作书信一封《复阳明》。
  《复阳明》㉔
  【辱书惠兼承趋召之教,圣明在位,可谓千载一时矣。缀皋夔(指明臣)以赞唐虞(指明君)之治,少知用世者身先之,某敢后乎哉!桑榆景暮,班行无更七十之老;石老一二外,无更相识之人。精力久衰,经济素乏,何以副上知塞人责哉。乡康懿公(陈俊)六十九,翁司徒(翁世资)公六十八。某径速其归,在惠安公(彭韶)六十四时也。尽人固尽已哉!近传执事以左辖召,虚殊爵以须后封,高奇之绩,乃今显白,载诏书播华夷,而传之来世。掀揭柄人何在哉?公固天所与也。幸颛其行,副侧席治道至意。某大义当决辞,三疏录侣。前数日有书,想未由杭致也。不具。】
  林俊于嘉靖元年(1522)正月初四,始赴召。正月底至二月上旬间作《寄阳明》书信一封,信中赞扬好友王阳明道足济美,学足开来;文足追古人,忠足以落奸贼。
  《寄阳明》㉕
  【执事道足济美,学足开来;文足追古人,忠足以落奸贼。擒叛王(朱宸濠),又得圣明新天子(世宗嘉靖皇帝)为之伸雪,以大取封拜(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试思之古今有是耶?下风谨低拜矣。区区老以病,道建溪,痰嗽二十余日,形体为之瘦尽,过江尚有辞疏。道此不一会,不拜尊翁(王华)老先生床下,何心?幸谅幸谅!蔡我斋(蔡希渊)又过家,故性犹在也。一笑。】

  嘉靖二年(1523年)十一月,刑部尚书林俊致仕,回福建莆田老家,路过杭州,渡钱塘江来见王阳明。王阳明对林俊十分敬重,听说他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枉道来见自己,连忙带着几个弟子前往萧山迎接。二人在萧山浮峰寺中住了下来,谈起时事,林俊不胜感慨,鼓励王阳明发扬学术,不负初志。王阳明也是感叹万分。㉖

六、林俊与宁州双凤
  宁州双凤,周季凤,字公仪,宁州人,弘治癸丑(149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转郎中,擢四川副使督学云南,迁行太仆寺卿,湖广按察左右布政使,平郴寇有功,陟都御史抚治保定,寻掌南台进南京刑部侍郎,卒赠刑部尚书,谥康惠。
  林俊在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及嘉靖初,林俊都以持正敢言、不避嫌疑著称。其与宁州双凤周季凤为好友。湖岭《周家巷里状元之四》:明嘉靖二年(1523)癸未正月元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季凤六十寿辰,状元舒芬撰《寿都御史周来轩六十序》,其文中有“今刑部得见素林公”,时林俊为刑部尚书,周季凤为右副都御史,当年林俊即致仕归乡。
  《湖广图经志》中林俊《平南碑记》和王阳明《议夹剿兵粮疏》都有周季凤关于平南的记述。
  1515年,周季凤由福建按察使迁湖广右布政使,林俊撰《赠周来轩湖藩右辖序》㉗,“湖南为藩最大控七藩,以拥护金陵其地重,其杜塞祸衅,命牧为尤难”“藩之右辖又以属我周公来轩,皆拔闽之材而湖广用之,其果忘一念吾闽哉”。林俊这是把江西老表当福建老乡。

 
【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

***************************************
参考文献:
  ①王阳明《书佛郎机遗事》 庚辰正德十五年(1520)
  ②同治《义宁州志》《石禅院》
  ③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南昌府部
  ④周季麟《南山集》有《赠州守沈景明三载秩满序》: 《义宁州志》卷三十三P843
  括苍沈君暕,字景明,乃予参浙藩,弘治壬子(1492)乡试为提调所录士也。越十有四年,乙丑(1505)登进士第。明年正德丙寅季冬,祗承明命来守予宁。宁属南昌,旧为县,去府最远,有崇山峻岭之限,与湖湘为邻,号难治。癸亥(1503)当道言于朝,得陞州。因举崇仁令叶君天爵为守府,岁余,守制去。而君实代之。君才识谙练老成,性恺悌,善抚字,爱民一念无假借。叶政严,乃济之以宽,凡科差重繁必周旋委曲以处之,上下称便。如学校、公廨、庙宇、河岸、街衢之类罔不留心修治,渐次成就,人不告劳。岁戊辰,春夏霖雨不止,君尝祈晴有验。至盛夏大旱,君寝食不忘,增修政务,率僚属斋沐祷于城隍,不雨;再建坛于山川,又不雨;去衣冠,露顶跣足,冒炎暑,步谒境内应祀神祗,游泮士吏胥耆里从之者数百人,或三日、五日微雨一度。或告之曰:雨可矣。君曰:未也。或又曰:我侯劳矣。君曰:吾辈之劳欲百姓之安也。遂以旱灾闻者三之二,亲诣八乡,设法赈济,令民得所至。今岁尤旱,君以当道讬用于他,不得专任其事,而此心则惓惓视昔有加焉。用是,邻盗不敢入境,四民安堵。君之声誉日彰,弓巡按尝奖励之,王巡按又旌举之,皆公道也。是月二十五日,三载秩满,将北上。予在林下,辱君敦旧好,强为序以赠之。夫守令,亲民官也。夜有所思,朝即可行。思宽一分,民受一分赐矣。非台省诸僚可比。古人位宰相尚以弗得守令为恨,而史称循吏若渤海之龚、颖川之黄、胶东之王,其尤焉者。君之美政固非一端,而祷雨一事真诚恳切,神人共知。今兹秩满之先,予闻市乡小民群然赴当道挽留,欲得以白于上,盖借寇君意也。于戏!圣天子仁覆天下,其俯顺宁民之情,而俾君复来乎?其拂宁民之欲而俾君为砺、为霖雨乎?殆未敢知也。
  ⑤同治《义宁州志》周季凤《修水备考》有叶天爵的记载
  ⑥杨一清《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见素林公俊墓志铭》
  ⑦濂溪祠,在州治东隔河旌阳山麓。宋周敦颐任分宁主簿,创为书院,楼台亭阁四周,以延游学之士。元季壬辰燬于兵燹,其后葺治者称景濂书院,久废。明天顺三年,知县罗珉即其遗址,劝义官刘用礼建,署曰濂溪书院。成化十四年,知县萧光甫又劝其子刘淮重建正堂三楹,中祠祀先生,旁翼两房。堂之下甃石为露台。东西分别两庑。其南为大门。周围缭以墙垣。其内燕居、寝室、斋舍、庖湢之所咸备。弘治癸亥,都御史林俊、分守参政王纶、分巡佥事王纯、知府祝瀚、知州叶天爵又鼎新之。乙丑,提学副使邵宝,立像祀焉。万历丙申,兵备史旌贤、知州方沆复倡捐修葺。明季燬于兵燹。国朝康熙七年,知州徐永龄因祠被兵流脑菌苗,并山谷祠久废,仍照前塑像合祀。乾隆间,知州许渊、边学海次第增修。嘉庆戊寅州绅复修。咸丰五年兵燬,复修。《义宁州志》P179
  山谷祠 旧在马家洲,弘治十八年洪水沖废。一在双井茔畔,明巡抚林俊建,置祭田二十八亩,荫注塘一口。嘉靖间,知州蒋芝复建祠于旌阳山麓,以便春秋祭祀。明季燬于兵,因塑像合祠于濂溪书院,春秋有祭。乾隆五十三年,黄氏后裔建祠于鹦鹉桥巷内,有司春秋致祭。道光三年重修。《义宁州志》卷十P179
  《山谷先生祠堂记》
  学士 张元祯 南昌人
  前贤之表,薄俗之敦也。兹祠是已鼓舞斡旋之机微,吾人孰与于斯?不竞于德而竞于力,宁俗犹然也。忠节凛凛,仁义蔼然,宁前后又不仅山谷先生一人。风雨晦冥,鸡鸣喈喈。吾人秉彜之天,奚俗之能泯?患无扬飞云之大风,破顽阴之震霆尔。按文节谥议先生,文墨之瓌伟妙绝,姑无论已。如蔽上谀史之斥,鼾寝自若;炎荒幸灾之窜,几微不形。夫何胸中浩然之不衰。又如炉香隐几,万虑俱消,木落江澄,本根独在。又何颓然之不化于物,兹其御风骑气,脱屣埃𡏖之表?回视薄俗,真犹鸱雉之吓鹓鸾,燕雀之笑鵾鹏也。天下惟风以动之,树此风声,民何迷之不感,俗何浇之不淳?兹祠创于嚣氛甫静之时,主之者都宪林公俊,赞之者守巡王公纶、王公纯,承之者郡守祝侯瀚、贰守江侯昌、陈侯察,而成之者州新守叶君天爵也。林公气节雄天下,二王公亦然。祝、江、陈三侯洎叶,皆江右守佐,志操之有称者。则兹祠之立,率先生千古一类人物,鼓舞斡旋,大风震霆,其关系岂小哉?弘治癸亥六月始工,是年十二月讫工。材撤诸淫祠出,诸劝助有租入,以永其继有。裔孙以守其祀。州义士王庭惠、陈潜、查仲春,实始终奉其役云。743义宁州志卷三十一
  ⑧濂山书院,在州治迎恩门外,修水东,旌阳山麓。周濂溪先生主分宁簿时,创书院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元季兵燬,其后葺治者,称景濂书院。明天顺中知县罗珉、成化中知县萧光甫,先后劝义官刘用礼及其子淮重建,署曰『濂溪书院』。弘治中,巡抚林俊檄知县叶天爵增修,提学邵宝立濂溪先生像。嘉靖中,知州某建黄山谷祠于其侧。万历中,兵备道史旌贤偕知州方沆俱重修之,颜其堂曰『光霁』。崇祯中,巡抚解学龙、佥事邢大忠复加修葺,始易今名。明季,燬于兵宼。国朝康熙七年,知州徐永龄重建,併塑山谷先生像合祀,仍称濂溪书院。未几,复遭兵燹。十七年,知州班衣锦复修之,合祀濂溪、山谷两先生于其中。后常就以延师课士,而膏火不给。乾隆八年,知州许渊始鼎新之,后称濂山书院,详拨云巖、洞山两寺田租柒百五十九石零,除完条漕及拨给普济堂穀壹百石外,余俱作书院经费。二十五年,知州周作哲详拨大源山官庄田租银三十三两。三十八年,署知州边学海倡捐重修。四十年,知州徐肇基详拨卢韩氏田租银四十五两,陈密捐田租银五十两。五十二年,署知州王茂源捐廉葺修。嘉庆八年,知州陆模孙加意培植,广生员、正课名、额捐廉,倍增奖赏,邑人士奉木主于书院。十四年,公捐修濂溪石桥。二十二年,知州周澍倡修,陈密、胡机、朱晚成后裔捐银重新,复详请各宪。嗣后,敦请本邑绅士主讲,捐置安乡朱玉升田四亩,详拨甘桂龙佃租五石,张铎妻胡氏捐田三十五亩零,俱入书院,以资膏火。《义宁州志》P244
  ⑨《义宁州志》卷三十四P905
  ⑩《义宁州志》卷十P179黄庭坚墓
  宋崇宁四年,山谷卒于宜州贬所,年六十一。大观三年,苏伯固护其丧,归葬双井祖墓之西。明弘治十六年,都御史林俊增修之,为置祀田二十一亩,载于籍。
  ⑪《义宁州志》卷十P329
  ⑫《州治记》
  礼部尚书 杨廉
  分宁升州之岁冬十一月,婺源叶君天爵来为守。握章之阅月,即谋所以新州之治者。盖视事之堂,栋宇朽蠹将桡。仪门、廊庑苟且相附,位置不分,其朽蠹犹堂而颓败特甚焉。鼓楼处两偏,出入必罄折焉。于是即其偏者鼎而新之、离而正之,即其朽蠹颓败者否而革之、可而因之,劳费未半而成功倍之,与州而同一维新焉。州之新者何?分宁,吾南昌所属也。其名因革靡常,唐德宗时,始析武宁八乡地分而为县,曰分宁者,盖取诸此也。宋因之,元至元间廼跻县而为州,明洪武三年改为县,至弘治十六年复为州。前之州以县,固各有义不暇及。今之州也,以其地巖险,西北诸山迤逦数百里,连峰接岫,豪强倚以武。断贼,杀急之,则挺变。都御史林君俊巡视吾土,深为之虑。用知府祝君瀚言:以为地大物众,所临乎上者,非隆其秩无以弹压之。遂以州请诏,可之,即张置官吏而州焉。然岂特州与州治之新而已哉?叶君之甫至也,即所为分宁之旧俗与所以图乎新者,召父老于庭,与之约,复备以榜之通衢,用以徧告其州之人。而其举措设施,固莫非与民图新者。其意以朝廷之新乎州,非新乎州而已,今非新乎州之治而已,欲新乎政也,欲新乎民也。叶君于新州之先后本末,可谓知所兼举矣。是役也,州同黄君辅、州判陈君兴皆协心戮力。而于民之知义而可任者,俾分董之,如堂、如门、如廊庑则以陈澍;如鼓楼则以查仲春、陈潜、刘雅才、刘季芳、张文华。明年秋八月毕工,叶君具巅末,遣生员陈由仁来征记。昔程子因其徒孟厚不治一室,而曰洒扫得洁净,莫更快意;朱子见造居有门横从巷出者,曰直是公道横则与世相坳。而亦最病夫墙倾壁倒而不理会者。叶君之新州治也,又有得于程、朱二先生之遗意矣。矧官府之次舍,等级降杀,截然攸寓,固与私第有弗类哉!廉尝谬修武宁县志,攷之分宁,虽析于彼,其间人物独盛,非武宁所及。在宋如山谷诸公,殆今裒然为一部称首。封域自修水而入抵发源尽处;而其治所复广衍平旷。风气藏聚,别是一境,不惟秀民之多,文章节义之士之所由出;而物产之饶,民生其间,足以自食其土之所有,而无求于外。古今此山川,则古今此州县;古今此人心,则古今此人物,曷为而顿异于前哉!意者鼓舞而作兴之,诚长民者之责也。叶君以名进士,尝令崇仁,明察刚毅,廉公有威,声闻四驰,其政已成,而擢于此。然则家诗书、户礼乐,闻一州而弦歌,以还分宁之旧不端有望哉?孟子曰: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廉。于叶君亦云,故为记以及之。《义宁州志》艺文志记P746
  ⑬【州 治,即唐宋分宁县治,在凤凰山南一里,唐贞元十六年建。自厅事、堂庑、狱犴、吏舍,屋以间计者凡六十余,乾山丙向。宋初官廨,尹居中、丞东南、簿西北、尉西南。元祐间,知县萧从创肥民、求瘼、靖共三堂,黄庭坚铭之。宣和间,知县韩驹建醒心、邀月、问春三亭。建安间升义宁军,治仍旧,寻复为县。庚戌,尽遭兵燹。绍兴间,知县程易、章纹相继葺治。景定庚申,复为北兵残破,知县任沧兴复如旧。元大德五年,陞为州,至正壬辰为草寇张普宪烧燬,随为僞汉陈友谅所据。明吴元年,知州徐涣创建州治,中立黄堂为视事之所,傍列厨库。由堂而后为直庐,直庐之后为后堂。由后堂分为两庑,吏胥居两庑之后。幕厅在堂之东,两廊在堂之后。东列九区,为吏、户、礼三房,而承发房辅之。西列九区,为兵、刑、工三房,而勘合科翼之。仪门、架阁库、甬道、戒石亭、露台、日晷、土地祠、板榜房、圜扉,俱东南。外门居西南。后堂之北,为知州廨。东北为同知廨,而吏目居其南;西北为判官廨,而吏舍卫其前。洪武三年,改州为县,知县、县丞居知州、同知廨,主簿、典史居判官、吏目廨。是年,知州项中宣始建谯楼于外门之西南向。今旧南门大街,直出稍曲,入州治大门。洪熙元年,知县陆敏重修戒石亭。正统二年,县丞黎斌、主簿袁清修后堂直庐。六年,知县朱永安重修两廊。景泰六年,知县陆普劝义官刘用礼重修谯楼。成化五年,知县马缙重修两廊、外门。成化十年,知县萧光甫易黄堂以墨,为琴堂,东西立耳房,前堂加屋三楹,东吴钱溥为记。弘治十六年,陞县为州。十七年,知州叶天爵鼎新州治,饰琴堂以黄,名曰『明通公溥』,后名『帅正堂』,后为直庐三间,改建谯楼于正南,立石狮四,以制南山午火之冲,光禄少卿杨廉为之记。新吏目廨徙架阁库于后堂西。十八年,于仪门外增两廊;谯楼外东西立旌善、申明二亭;通衢东西建二坊,东曰『体仁』,西曰『宣化』。同知黄辅、判官陈兴,各于本廨增视事厅一所。正德二年,知州沈暕修葺吏舍二十七间,即仪门右畔建轻囚监一所,为房十二间。越明年,再新后堂。隆庆五年,改建禁狱于西土地祠前。万历五年,知州石汉增建钟鼓楼于州治东,号曰『镇宁』。自后闯寇蹂躏,官舍多被兵燹,守斯土者,每僦民舍居之。国朝康熙五年,知州徐永龄捐资修葺,重建各科卷房一十六间,又建迎宾馆一所于仪门东,併重修镇宁楼房。康熙十四年,任暄猷改头门壬山丙向为癸山丁向,审曲面势,诚得方向之宜。自后,大堂日久颓毁,州牧祖维衡酌量修葺。雍正九年,州牧李化龙倡议,有武乡僎宾陈秉仪、生员袁继照、里民刘渠成纠众重修。乾隆四十九年,知州达勇重修。嘉庆十八年,知州俞昌言重修。咸丰五年寇燬,十年,署知州胡樑督城乡绅耆重修。十一年,粤匪窜扰,倾颓。同治七年,署知州邓国恩督绅耆重修,悉复旧规。P159义宁州志卷九
  ⑭重修明通公溥堂记
  知州 贺维景 撷云
  堂之为言明也,言夫光明洞达,通堂下百里之情;于以公为名而溥乎,利也。则居官而莅兹厅事者,明通公溥庶矣乎。有宋濂溪周子甫筮仕主分宁簿,维时犹县也。县陞为州自元大德五年,洎明洪武三年又改为县,弘治十六年仍复州,迄皇朝相沿如故。其中牧令从事不下数十百人,独元公啧啧人口。何哉?诚以太极通书发前人未发之蕴,厥品又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夫光霁者,明通公溥之朕兆也。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为学然,宦何独不然?此婺源叶侯所以取名斯堂也。按州志,公讳天爵,由甲科令崇仁陞斯职,下车即鼎新斯堂,颜曰『明通公溥』,翰林修撰陈公澜为之记。忆叶侯去今三百余年,堂之兴废沿革悉数之而不能,终亦缺略焉而茫无据。惟此静虚动直之理惺惺常存,为天地间正气,无今古一也。叶侯真先得我心者欤?圣人因天,贤人因圣,徐干中论有云:六籍群圣相因之书也,我亦因之而已矣。是役也,节缩廉俸,经始于丙寅六月,越十有五旬落成。自戒石铭亭至厅事后曰亲民处,圮者培之,阙者补之。成之日,适不佞五十诞辰,州人士跻堂称祝,固辞不获已。佥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自今以始,岁其有,大夫之力也,敢即以有年介寿,作为诗歌,裒成六十八章。甚矣,是邦之文而有礼也。牧斯邦者宜何如广开视听,联上下之情,冺偏私之好,勉为一道。同风长此,人和岁稔欤!抑又考之叶侯之来牧是州,正分宁陞州之始;不佞之来也,今天子冠州以义之后,亦甫四载,一若有夙因者。昔曹参相齐避正堂舍,盖公。不佞治状无闻,未能清净画一。登斯堂也,行将承拜下风,神游前哲,肯堂构于勿替,用以追动静互根之底蕴,恍荷大厦之帡幪焉。敢自作聪明乎哉!因而重之,作明通公溥堂记。787义宁州志卷三十二
  ⑮学宫
  儒学,在州治东二百步。宋元祐八年,知县胡璞建明伦堂。东偏有藏书阁,黄庭坚为铭。后知县常寘重修,学士綦宗礼为记。淳熙三年,知县谢磐更新之,杨万里为记。元置宁州,而学随州名,其间创建、规制,久已无考。明初因之。洪武三年,改州为县,学随县名。四年,现任知州项中宣重建。中为大成殿,前为大成门、神道、泮池,由石桥通欞星门。左为学门,北行数十步折而西,有礼门。由门而入,中为明伦堂,偏东为会馔堂,偏西为教谕廨,傍为两庑、为两斋、为两号房,西为井,井有亭。东为仓、为神厨库、为牲房、为两训导廨。学门之南,为射圃。洪武二十四年,知县阎赓以藏书阁废址改为明伦堂。正统六年,县丞黎斌修两斋庑。天顺四年,知县唐高重建大成门,县丞钱铫复迁明伦堂于旧基,买民地增益之,于堂之东西为两斋,皆南向,迁教谕廨于殿之东南,训导廨稍次其后。成化四年,提学佥事李龄以庙庑倾圯,谕令义官陈郇备资重建,提学副使夏寅为记。弘治己未,本府通判张才重修欞星门及两斋,傍列号房,为楼一十四间。癸亥陞县为州,学仍县学,巡抚都御史林俊、知府祝翰于学前凿月池,知州叶天爵增训导斋二、廨二。嘉靖壬午,知州江宪重修。癸巳,知州蒋芝改学门,堂、殿、庑复增饰之。甲午,改大成殿,额为先师庙,建敬一箴亭、启圣公祠、乡贤祠、月池,外增置屏墙。戊戌,知州邱愈增置名宦祠。万历癸巳,知州杨维诚重修启圣祠。甲午,修棂星门。乙未,知州方沆修,庙庑堂祠,焕然一新。详见艺文。天启元年,迁学宫于治西,弗吉。崇祯二年,知州胡如川仍改归故址,大司马邹维琏有序。国朝康熙四年,知州徐永龄捐修。十九年,知州班衣锦因贼毁废重修。二十八年,知州臧振荣重建明伦堂。三十七年,知州程起周复葺治之。五十二年,生员陈侃言捐赀重建,学使鱼鸾翔有记。五十六年,署事通判田维杨复修。雍正三年,贡生陈昌年捐赀重建大成殿,上宪给匾优奖,学院沈翼机有记。乾隆四十年,知州徐肇基、学正曹川倡议重修学宫,四十四年落成,肇基、川俱有记。P223义宁州志卷十三
  ⑯重修杭口溪广济桥记 周季麟
  州治西二十五里,双井之上,修水之滨,有山曰杭。五代时,有章姓者,仕余杭归,因名其山为杭,故其地遂名杭口。渡水处亦曰杭溪桥。宋度宗甲戌,章鉴拜相杭州,而杭山之名益显。章氏子孙至今居之,诗书之泽犹存也。溪之源北出柴溪诸山涧,迂行数十里至杭合修水而东,每春夏水势汹涌,石齿冲激,移日不能渡,古桥屡修而圮,止存其墩,曩者一增修未就。弘治壬戌夏,有院僧学文熟视咨嗟,誓欲修之,乃谋于鉴云孙克容辈,曰:『此湖湘诸通衢,人既艰于往与来,当亟修举。』章君知其所向不浮也,乃相与为计,持疏遍于四境,闾右随出所有,多寡积至以白金计者五十余镒。于是结草庵于傍,卜吉即事,与其徒二三人,矢心殚力,沐雨披星,仍旧墩而厚之。木伐于杭之林,石伐于杭之麓,撮土则杭左右之人,供需不匮。丙寅冬始落成。石墩凡四,东西相距二十丈,介三环、高四寻,扩三丈许。名广济,示利溥也。初,巡视江西都宪林公俊,偕守巡郡正佐,谒山谷祠于双井,克容率学文见陈其概,诸公咸嘉之。县寻陞州,太守叶君天爵既至,以民瘼过杭亦尝督催,助以白金。克容,予旧知也。自予养晦归,辄以文字讬,而其宗叔旋辉且常道及兹。元宵后,克容率学文具巅末请。余惟桥梁之修,王政事也。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今之有司,簿书繁而催科急矣,学文以浮屠氏之流,而克兴久废之工,亦可谓有志者事竟成,况大丈夫任天下之重乎。诸君子捐赀不吝,尚义施仁亦俗之厚者也。克容辈始终赞襄以成,其美善亦可称,而章氏之有人不诬。桥之制坚固矩度,与杭相山峙为悠久,往来之人得履坦途,诚利溥哉!故不辞为之记,若助财者氏名,则列碑阴。
  ⑰黄山谷文集序
  康敏公 查仲道 北村
  先生为吾宁先哲,为宋室奇才,为西江诗祖。其孝友殊笃,其气节特异,其造诣精深,其文章瑰玮。其在当时也,虽片纸只字之出,人争传诵。惜乎!由宋迄今,涉世既远,其诗文集刻之流布于海内者,零落散逸,漫不及见已,近虽省郡间有刊刻者,祗词翰之余。
  先生遗文,虽盛勿传,故人往往以不及见全书为恨。是编之全,乃吾姻亚卿来轩周公与其伯兄都宪南山公,昔宦游于湖、于浙、于蜀,博求诸荐绅士夫家传写之群书故牍中,章积编累,历十数载仅全此书。珍藏以归,谋刻诸前守婺源叶君天爵,授梓垂成。适乙丑,叶以忧去。
  中更数守,属时多事,尚未讫工。自乙丑至今,荏苒二十余载,而版之蠹蚀将半,几为朽木矣。维时大巡西蜀徐公岱按吾江右,雅重名教,荐檄州郡,拳拳于先哲文献是征。而吾守湖南乔君迁适至,欣然从事,悉心规画,遂命庠生王朝宗、查应元辈复求缮本,重加校刻。越数月,始克告成,而人人喜获覩全书为幸。道生也晚,为先生乡人,平生嚮慕,惟先生之忠孝节义,顾学之未能而恒,以后进有忝于前修是惧。至于先生诗文,徒能诵读之而已,未暇搜辑。迩者书成,私窃庆倖,乃以乔君之命,敬识数语于后,以记岁月,以见是书求之、校之、刻之之自皆诸公力也,实有不容泯者。先生诗文,昔人评之者多矣,其如所谓全书者,大巡徐公述之尤详,无容论已。独念先生风节行谊,铿鍧一时,炳耀千古。观其炎荒之窜,鼾寝自若,几微不形。佞史之斥,言论侃如,争辩无已。虽颠顿万状,略不以休戚得丧芥蒂于怀,其胸中浩然之气,至死不衰。晚节位益黜、名益高。故晦庵朱子称其不以夷险二其节操,谓先生之向上在此,此尤吾后人所当景仰、师法之者,徒诗与文已哉?吾固重表之以自朂,而更以朂吾乡之晚生后出者。嘉靖丁亥仲春。《义宁州志卷》三十三P839
  ⑱ 《义宁州志》卷十八 P329
  ⑲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九十四 列传第八十二“。
  ⑳《王阳明全集》卷十九 外集一 赋诗
  ㉑ 钦定四库全书 见素集卷二十二 书
  ㉒《寄阳明》见素集卷二十三 书
  ㉓《与林见素》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 续编二 书
  ㉓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 附录三 年谱三十
  ㉔《复阳明》见素集卷二十三 书
  ㉔《复阳明》见素集卷二十三 书
  ㉕《寄阳明》见素集卷二十三 书
  ㉖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 附录三 年谱三十
  有一月,至萧山。
  见素林公自都御史致政归,道钱塘,渡江来 访,先生趋迎于萧山,宿浮峰寺。公相对感慨时 事,慰从行诸友,及时勉学,无负初志。
  张元冲在舟中问:二氏与圣人之学所差毫厘, 谓其皆有得于性命也。但二氏于性命中着些私 利,便谬千里矣。今观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身 者,不知亦须兼取否?先生曰:说兼取,便不是。圣 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 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 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 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 儒者不知皆吾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 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 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 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 之谓小道。
  ㉗见素集卷五 序《赠周来轩湖藩右辖序》
  湖南为藩最大控七藩,以拥护金陵其地重,其杜塞祸衅命牧为尤难,近时龚蒲川为其藩左辖,王石泉副之,藩之右辖又以属我周公来轩,皆拔闽之材而湖用之,其果忘一念吾闽哉,予历湖数四,最後西征时也,乡聚凉落,人悬席挂,草无人色,问之曰:会计苦我也,田牛去而子女犹幸存,赈济甚焉,施一而责倍,其酬则子女去矣,为之哽咽呜呼,贼瑾固然吾人者,忍一藩之民命易,一身不可恃之富贵耶,东归所历守令多弗副人意,寇至而民乐趋焉,斯时风景谅异,然亦无得不犹为之,所前是公有湖南虑囚之命全盛时也,及总湖臬虽以忧,弗赴而物化人隐已得大都有余念焉。天下事谈之易,行之难,忧之易,而济之尤其难,诬世以乏才恶可哉。公凝永内定,素朴而润,以文在诸生与伯氏中丞公相师友,敭历中外儒局,吏贯所至奏绩,効同考会试,而督学滇南也,尤以儒委裁抑柄要,崇重风节,平反大狱与行寺之马政,外台之风纪,尤吏能章章者也,公固有以行,亦重有以济矣,又况蒲川石泉三君子同处一藩者哉,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书庶绩咸凝归之百僚师,师之効三君子心同而道相下,其独一藩济耶,宪伯陈君时济以予不及尾芋原之饯来属,别言予通家公者为忠如此。
  ㉘见素集《复州治疏》
  题为复州治以制强御事据江西布按二司守巡南昌道右参政王纶佥事王纯呈据南昌府宁县儒学廪增生员戴邦哲等该县里老陈淮等各连名具呈本县上接湖广浏阳下连武宁奉新靖安荒僻阻险人民豪横或招纳强仆或养交侠客百十为羣?盟自结辩者构讼谍勇者习拳棒争雄角胜执杖持兵植党聚徒夺牛抢谷倚人命则屋舍为墟诬贼情则鸡犬殆尽奏告连年身不出官粮里终岁足不到县匿卷案关已者百不一存邀公文提人者十无一到乡民被其吞食官长遭其谩骂近年以来尤为尾大不掉滋蔓难图是固地险之足凭抑亦职轻之易侮缘本县旧为宁州国初改宁县乞复州治以制强御等因备呈到臣案查先据知府祝瀚呈前事臣拘滞成格止将该县知县董夀才力不及缘由题行吏部议调未报今又各呈前因臣公同守巡知府等官亲临访处县在万山之中陆多峻崖水多恶滩舟车艰虞上司不到喜争好乱志録旧风陷吏抗官乡袭常态委的民极顽梗县难钳束臣虽稍裁恶首未能终絶祸根如蒙乞勅吏部参详臣奏将宁县奏复为州官改别用另选风力知州等官管理庶职重易临民刁可制缘系复州治以制强御事理谨题请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周湖岭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