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周湖岭专栏 • 正文

周期雍在漳南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湖岭

  周期雍,古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1509年授南京监察御史,1512年因狼兵弹劾右都御史陈金,1513年弹劾武定侯,1519年参与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嘉靖初迁浙江参议、参政,再迁湖广按察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至刑部尚书,资政大夫。
  在湖岭前文《宸濠造反 武宗亲征 阳明期雍平乱》中知道,在平定“宸濠之乱”时,周期雍任福建漳南道兵备佥事,那么周期雍因何去了漳南道?何时去的漳南道?何时离开漳南道的?在福建漳南道他又留下了什么?
  一、何谓漳南道
  二、因何去漳南道
  三、何时去漳南道
  四、何时离开漳南道
  五、漳南道宦迹

一、何谓漳南道

  明代省级行政机构设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都司(都指挥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军事,合称三司。随着辖区广大,事务趋繁,遂由布政司、按察司派出分司,按行业管理分专务或按区域管理一至数府州的民政、监察和军事事务,此种机构即称为道。
  由布政使派出的叫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叫分巡道,合称巡守道。分巡道或者分守道,属于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的派出机构。
  按察司掌理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主管称按擦使,副职称副使、佥事。按察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
  明成化七年(1471年), 福建按察分司增置“漳南道”,析福宁道漳州府、建宁道汀州府属之。福宁道辖福州、兴化、泉州三府。漳南道辖漳州、汀州二府。其他为建宁道。
  漳州府和汀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漳州府辖龙岩、龙溪、南靖、长泰、漳浦五县。汀州府辖长汀县、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县(今永定区)八县,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
  周期雍就曾在分巡漳南道任兵备佥事,就是以按察司佥事身份出任的兵备道,全称:钦差整饬兵备分巡漳南道按察司佥事,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屯操卫所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
  分巡漳南道驻上杭县,王明阳在《书佛郎机遗事》①中说”见素公在莆阳、周在上杭,冀在常德”,说的是周期雍当时在上杭为官。
  设立漳南道之初,并没有进驻上杭,都还只是巡察,后来越来越多的暴动使朝廷不胜其扰,于是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派出佥事伍希闵分巡漳南道兼兵备驻杭,分巡漳南道署设在县东二十五步,在今石牌坊地段。直到嘉靖九年(1530年),因漳州沿海海盗肆虐成患而移署漳州,至此分巡漳南道设在上杭历43年之久。王阳明除漳寇的时候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因漳南道设在上杭之故,所以驻扎在上杭指挥战事。

  《民国上杭县志》P256:分巡漳南道署 县东二十五步,元为廉访司,明洪武初为按察分司,十五年知县郑致中重修,二十八改为建宁道,成化六年改今署。

二、因何去漳南道

  明王朝至正德年间,政治危机频频发生,加上北部边防形势紧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严重,特别是作为统治权力核心的内阁,更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政治昏暗,斗争极为激烈;加上宦官专权,吏治不举,以致社会管理疏松,流于形式,社会之间的各种矛盾日渐暴露激化尖锐。从统治阶级内部到国家与臣民、地主与农民之间,各种矛盾纠缠在一起,不断激化,迫使农民以逃亡为生,成伙成群的流民,冲进官府禁止进入的山林,占山为王,从而导致农民起义、山民暴乱此起彼伏。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在赣、闽、湘、粤四省交界连绵成片的深林险谷山区的各地,先后掀起多股规模较大、影响甚远的山民暴乱,各自依据天险举旗占山为王,并互为犄角,东追西窜,南捕北奔,彼此呼应,形成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其中又以江西南安的谢志珊、蓝天凤占领横水、左溪、桶冈等地,广东的池仲容占据浰头三寨,福建漳州的詹师富占据象湖山等几股“山贼”势力较大,且结成联盟,活跃在赣、闽、粤三省交界,拟官僭号,攻城掠地,震动朝野,致使“三省骚然”数载。
  正德八年(1513),漳州的詹师富与广东的温火烧集聚6000多名“山贼”,在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一带依据深山密林之险,再度燃起硝烟烽火,与朝廷官兵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转战闽粤赣三省边界之中。朝廷多次遣调两广狼达、湖广土兵围剿,但因未能经久驻扎弹压,围剿效果不佳,终成朝廷的心头大患。时任南赣巡抚的文森被吓得称病告归,以逃避朝廷的追责。
  在詹师富、温火烧等人的集聚带领下,暴乱的山民占领了闽粤交界的众多山头,并以此为据点建立了45座山寨,其中广东的饶平有13座(今均位于大埔县)、福建的漳州有32座(今分别位于平和县、永定区)。这些山寨主要分布在省际边界的两侧大山之中。这些山寨,无论是到当时的饶平县城(今饶平县三饶镇)、南靖县城(今南靖县靖城镇)、程乡县城(今梅州市梅县区),都得有几天的路程。这些山寨远离县级政治中心,无论是饶平县、还是南靖县、或是程乡县的官府,都因路途遥远,无暇顾及,基层组织涣散无能,成了“三不管”的地带,加上山寨依山势而建,并据险立隘,自成一个个“小天地”。在山寨势力范围内的民众,更多的是听命于山寨寇首的召唤,而置当地官府的法令于不顾,也不用缴纳皇粮国税,山寨之间,平时各自割据管理,互不干扰,相安无事;一旦官兵征剿,又相互支援,互为犄角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十四日,王阳明被兵部尚书王琼举荐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剿匪平乱。十月,王阳明上书《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以“才本庸劣、性复迂疏,疾病多端、气体赢弱,97岁的祖母岑旦暮思见、且需照顾”等三个理由推辞,不愿履新。十二月初二日,朝廷降旨“王守仁不准休致。南、赣地方见今多事,着上紧前去,用心巡抚,钦此。”接到圣旨后的第二天,“抱病请告”在家的王阳明再也不敢推辞,急忙上道,日夜水陆兼程,于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十六日赶到江西赣州,开府上任。
  周期雍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赴任漳南道,汪宗元撰《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②中说:“汀、漳山寇磐结不解,固将置之危地也,公日:敢避难乎?即装束上道”。

  正德十三年(1518)十二月初三日,王阳明收到周期雍的设立军堡的报告,《批漳南道设立军堡呈》中说:“深田、半砂等处,负山滨海,地僻人稀,以致贼徒诱结,势渐猖獗。”

  总之,那时的漳南道山民暴动此起彼伏,成燎原之势,是一个很混乱、很危险的地方。 

三、何时去漳南道

  据明史列传,周期雍1512年因狼兵弹劾右都御史陈金,癸酉,1513年,清戎两广,弹劾武定侯郭勋。

《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

  据周期雍行状记载“甲戌,以刘夫人忧归”,“丁丑,起复”,即正德甲戌(1514年),母亲刘夫人去逝,周期雍回家守孝三年,丁丑(1517年)回北京复官。
  “仍补南京河南道,未抵留都,即迁福建按察司佥事,饬兵汀、漳。”,周期雍先被任命为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赴任还未到达南京,旋又被改任福建按察司佥事,饬兵漳南道的汀州府、漳州府,任漳南道兵备佥事。
  可见,周期雍去漳南道是丁丑(1517年)之后。
  王阳明在《书佛郎机遗事》跋文中谈及周期雍:“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正德戊寅之冬,即1518年冬天,周期雍已经赴任漳南道。
  王阳明是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十六抵赣开府上任的,1518年冬天王阳明漳南平乱已经回到了赣州。
  宁州方志③上也提到周期雍当年在赣州谒见王阳明 ,“即日戒行,道出南赣,谒都御史王守仁,会议军务。语及宸濠变生旦夕,雪涕而别。”,从州方志上看,周期雍似是在赴任漳南道兵备佥事的途中经过赣州时见王阳明的。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正月王阳明在漳南道展开了征剿山贼的“漳南战役”,并亲自屯兵上杭县。当时福建按察司漳南道兵备佥事是胡琏,周期雍应是在胡琏去任之后接任漳南道兵备佥事。
  胡琏于正德七年(1512)十月由南京刑部署郎中事主事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督理漳南军快,至王阳明“漳南战役”进剿詹师富时,仍任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四月十三日,王阳明班师回到上杭,之后回军赣州。直到五月二十八日,王阳明根据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胡琏的呈报,上书朝廷《添设清平县治疏》,【正德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王阳明《批漳南道给由呈》,可见周期雍接任漳南道兵备佥事是1517年6月28日之后。
  在漳南进剿战斗中,身为福建前线总指挥官的胡琏也被刺戳两枪,有可能是有胡琏受伤,周期雍在赴任南京的途中改赴漳南道,接替胡琏。
  又据,周期雍之子云南太守周希张《乞赐恤典疏》中说:“十二年升福建漳南道兵备佥事。”,正德十二年即1517年,周期雍升福建漳南道兵备佥事。
  综上所述,周期雍是于1517年下半年至1518年冬之间赴任漳南道兵备佥事,尤以1517年下半年的可能性较大。

四、何时离开漳南道

  据清《汀州府志·古迹》记载:“明正德十六年,佥事周期雍于山路建之。”,正德十六年即1521年,说明周期雍仍在漳南道任上。
  据周期雍行状记载:“辛已,丁继母忧”,辛已1521年,周期雍继母去逝,离开漳南道,回家守孝。
  周期雍离开漳南道的时间是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从赴任的1517年至离任的1521年,周期雍漳南道任职大约四年。

五、漳南道宦迹

  约四年时间里 ,周期雍在漳南道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查询福建汀州、漳州及所管辖县的地方志,尤其是在现存的《王阳明全集》中,收录了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期间的各类奏疏、公移147篇,其中专门针对漳南道、漳州府的就有15篇、湖岭从这些史料中分析发现一些周期雍在漳南道的足迹。
  据康熙七年1668年版《连城县志》记载:“崇报祠祀分巡漳南道胡琏、周期雍”。顾名思义,崇报祠为的是崇报和祀奉历史上的有功之臣,分巡漳南道先后两位兵备佥事胡琏、周期雍就曾祀奉在连城县学宫的崇报祠内。他们俩位在当地为官有何大恩大德被祀奉崇报祠?
  这里先说一下胡琏(1469年-1542年),字重器,别号南津,明朝中期的一位名臣,南直隶淮安府沭阳县人,弘治乙卯(1495)科中举人,乙丑(1505)科中进士,比周期雍早一届,周期雍原本也可是这一科的,但由于周季凤当年监试事,按例避嫌引延至下一科。
  胡琏登进士,授南京刑部郎中、正德七年(1512)十月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督理漳南军快、江西按察司佥事。正德十六年(1521),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年,升任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广东左参政。嘉靖七年,担任江西按察使。次年改为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同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视浙江兼制福建沿海地方、江西等地。嘉靖十年,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嘉靖十六年(1537年),升任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总督云贵粮饷,征讨安南 (越南)。此后致仕归乡,教授门徒,兼修国史,著有《南津诗集》行世。卒赠太常寺少卿。
  王阳明“漳南战役”进剿詹师富时,胡琏任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是福建方面的主要军事指挥官;在奏请添设平和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县治设施、街衢井巷、民众居住等建设方面,提出许多中肯、宝贵意见。
  胡琏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兵备尤精,胆略过人,在闽广兵备道任内,战功卓著,名贯遐迩,为我国学习和改进西方坚船利炮之先驱人物。胡琏一门三进士、两举人,还是明代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舅舅兼老师。吴承恩在为胡琏儿媳妇牛夫人七十寿辰写的《寿胡母牛老夫人七帙障词》中有一首“百字令”,盛赞了胡家门廷的高峻:“长淮南北,试问取,谁是名家居一?我舅津翁,人都道,当代檐廊柱石。”,盛赞胡琏一门为“长淮名门第一”,吴承恩的夫人牛氏是胡琏儿媳妇牛夫人的妹妹;胡琏也是吴承恩的老师,吴承恩为胡琏之孙胡应恩的妻子张氏贺寿所作的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中写道:“自孺子之归西畹也,我师南津翁,方在九列”。明万历《淮安府志》224页和民国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及1996年版沭阳《胡氏族谱》均有明确记载。

  周期雍在1517年

(《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汪宗元撰)

  汪宗元撰《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记述:“未抵留都(南京),即迁福建按察司金()事,食()兵丁()、漳山寇磐结不解,固将置之危地也,公曰:敢避难乎?即装束上道,月湖杨公廉者壮之。
  公至,则整衆()厚阵,亲旨其地以摄之,廉(公知)盗迫饥寒,滋於激变,可谕而服也。先一日退师,一舍单骑抵贼营,谕以祸福,酋长以下皆感泣,环公拜,投戈就捂(),於是数年様孽(梗蘖)以平。
公为长安久治之策,弥乱末()萌,奏立巡司增逻卒,时磐()诘,鸡洞(溪峒)晏然。
  往年苦军储不给,米价弥贵,乃出帑赎,有司做古平耀()法,放陈易新,得出纳平准之法,至今武平储仓。
  遵循之俗罔知礼让,建社学,训子弟,教以四礼,民感化,为立石纪颂。”

  1517年初,王阳明在漳南道组织了漳南平乱,剿除了多处较大的山贼,但大小山头仍林立,失败打散了的山贼又重新聚集各立山头,更加凶残,山寇为患,磐结不解,周期雍赴任的漳南道不仅局面十分混乱,而且非常危险,之前,连城县令蒋玑领官兵剿大帽山贼,於黄沙寨死难,前任兵备佥事胡琏就在当年被刺戳两枪,同僚们都认为这是置周期雍于危险的境地。但周期雍认为,汀、漳动荡,是朝庭用人之季,我怎么能躲避灾难呢?立即整装出发,礼部尚书的月湖公杨廉,称赞周期雍胆气豪壮。

  杨廉(1452-1525)号月湖,江西丰城人,明代理学名臣,于1477年夺得乡试第一,1487年会试第三名,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正德南京礼部右侍郎,世宗即位,迁礼部尚书。嘉靖二年(1523)三月初三日致仕,嘉靖四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文恪。

杨廉为古宁州作《州治记》(《宁州志》P285)

(汪宗元《皇明文选》中的王守仁 杨廉文选)

  周期雍到达漳南道后,整练兵马,严阵以对,设奇计离间分化,并亲自到前线考察,他认为判乱是因为山贼迫于饥寒从而导致激变,可以通过说服而降服。于是,他于前一天,将军队都撤退,他自己一舍单骑抵达贼营,与对方分析祸福得失,晓以利害,酋长及部下都感激泪泣,一齐拜谢周期雍的恩德,交出武器,接受招抚,为害数年的动乱,兵不血刃,就得到了平息。周期雍之子云南太守周希张《乞赐恤典疏》中说:“适山寇刘隆等为乱,臣父筹画既精,兵粮不动,单骑入贼,宣示恩威,贼皆感泣归化。”
  山贼的巢穴虽然被清除,但周期雍为长治久安之计,趁暴乱没萌发,奏报巡司增加巡逻士兵,经常盘查,防患于未然。当地习俗不知守礼仪,不懂得谦让,周期雍就建学校,训子弟,教以四礼,感化民众。西南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终于形成安宁稳定的局面。老百姓很感激,立碑纪颂周期雍。
  往年苦于军饷不继,谷价飞涨,周期雍学古代的平籴法,由政府出资,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每年放陈易新,得出纳平准之法,于是军饷足了,粮食也满仓了。

  周期雍在1518年

  1、王阳明巡抚南赣,漳南道兵备佥事周期雍报告,福建沿海的深田、半砂等处地僻人稀,贼匪猖獗,建议设立军堡十处,因一时不能完工,请调行署都指挥佥事侯汴,暂且到南韶驻扎,设法擒捕,等军堡建成之后,再前往武平县驻扎。正德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即1518年12月初三,王阳明对此作了批复,即《批漳南道设立军堡呈》。
  据兵备佥事周期雍呈:“深田、半砂等处,负山滨海,地僻人稀,以致贼徒诱结,势渐猖獗。今虽议立军堡,一时未得完工,合行署都指挥佥事侯汴,暂且住扎南韶,设法擒捕。候军堡已完,行令遵照钦奉敕谕,前往武平县驻扎。”
  ......
  2、1520年庚辰,王阳明在《书佛郎机遗事》中记述往事:正德戊寅,1518年冬天,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因公事抵达赣州,拜见王阳明,当时宁王宸濠造反日趋迫近,危机四伏,王阳明正在考虑要为此做些准备,但宸濠的党羽环伺,举手投足都被严密监视,而周期雍是外省的官员,宸濠不能算计到,于是支开左右他人,密谈事情的原委,并商定好计策。周期雍回到漳南道后,暗中招募兵马,训练勇士,随时准备出发支援。
  《义宁州志》上也有记载③:“道出南赣,谒都御史王守仁,会议军务。语及宸濠变生旦夕,雪涕而别。至汀漳,阅武练兵,奏立巡司,增逻卒,为长久计。宸濠果叛,报至,即日董师,兼程而进,至则濠就擒矣。解甲相见,衣刺官职、籍贯、姓名,阳明公奇之,留署南昌篆三月。”
  次年,宸濠果然发起叛乱,收到王阳明的来报,周期雍率部队立即从漳南道出发,日夜兼程,赶至江西南昌已宸濠就擒了。
  《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②中记述:“濠人蓄异志。阳明王公提督汀赣,密与公计,谓水战精兵,惟上海诸军骁勇可用,公遂巡沿海,搜阅得精兵数千,复召募义勇,整捌策。”
  当时,王阳明与周期雍密秘商讨,认为宸濠造反迫在旦夕,必然会从九江沿长江攻打南京,而水战精兵惟有福建海沧水兵骁勇善战可用。周期雍回到漳南道后沿海搜巡,得精兵数千,又招募了义勇,并准备好了八项策略。

  《书佛郎机遗事》
  见素林公闻宁濠之变,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予竭忠讨贼。时六月毒暑,人多道暍死。公遣两仆裹粮,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予,至则濠已就擒七日。予发书,为之感激涕下。盖濠之擒以七月二十六,距其始事六月十四仅月有十九日耳。世之君子当其任,能不畏难巧避者鲜矣,况已致其事,而能急国患逾其家如公者乎?盖公之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而忧愈深,节愈励。呜呼!是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尝欲列其事于朝,顾非公之心也。为作佛郎机私咏,君子之同声者,将不能已于言耳矣!
  佛郎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衅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老臣忠愤寄所泄,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阳挥。段公笏板不在兹,佛郎机,谁所为?
  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时逆濠奸谋日稔,远近汹汹。予思预为之备,而濠党伺觇左右,摇手动足,朝闻暮达;以期雍官异省,当非濠所计及,因屏左右,语之故,遂与定议。期雍归,即阴募骁勇,具械束装,部勒以俟。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适当见素公书至之日,距濠始事亦仅月有十九日耳。
  初,予尝使门人冀元亨者因讲学说濠以君臣大义,或格其奸。濠不怿,已而滋怒,遣人阴购害之。冀辞予曰:“濠必反,先生宜早计。”遂遁归。至是闻变,知予必起兵,即日潜行赴难,亦适以是日至。见素公在莆阳、周在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余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辄附录于此,聊以识予之耿耿云。
周期雍在2019年
  1、1519年宁王之乱,王明阳在《书佛郎机遗事》中说周期雍“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王阳明平乱檄文早上送到,周期雍傍晚就出发,率兵兼程而进,所以当宸濠发动变乱,外援之兵只有周期雍最先到达,正好是好友林俊书信到达之日,距宸濠开始事变亦仅月有十九日。
  王明阳在《书佛郎机遗事》提到了三个人,好友也曾是邻居的林俊派人送来的佛郎机铳和书信、兵备佥事周期雍、学生冀元亨,他们三是同一天到达的。
  “濠之擒以七月二十六,距其始事六月十四仅月有十九日耳”,“至则濠已就擒七日”,宸濠发动造反是六月十四,被擒七月二十六,七天后是八月二日,林俊在莆阳、周期雍在上杭、冀元亨在常德,离南昌各三千余里,都是八月二日同一天到达的,王阳明很感概,事情不似偶然的。
  成化十八年(1482),王阳明时年十一岁,随父王华(时任翰林院修撰)寓京师百官宅,与林俊(号见素,时任刑部陕西司主事)比邻而居,两人相识四十多年,为忘年交。在王阳明出仕后,两人的交情日益加深。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下旬,致仕右都御史林俊(在莆)闻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挚友王阳明在江西吉安起义兵,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阳明竭忠讨贼。遣两仆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挚友王阳明,两仆至则朱宸濠已就擒七日。
  冀元亨正德十一年乡试中举,其一直跟随从学王阳明。朱宸濠曾经为其所学所服并厚赠遣送,冀元亨却将礼物赠于官。朱宸濠事败后,张忠、许泰诬陷王守仁与其私通,朱宸濠并没有承认并称之曾经与冀元亨论学。张忠遂逮捕冀元亨并用炮烙严刑拷问,冀元亨始终不承认,后逮捕入京师下诏狱。明世宗即位后,言臣均称其冤,其出狱后五日内去世。

  2、王阳明《预备水战公移》④是关于周期雍所率领的海沧水军的调令,朱宸濠将攻南昌,必无所获,之后会退保九江,调周期雍选募海沧打手一万名,准备水战。

  ……近据探报,逆党南下,将攻南都。计此时南都必已有备,各逆党进无所获,必退保九江,如此则水战之具为急,不可不备。为此牌仰福建布政司即行选募海沧打手一万名,动支官库不拘何项银两,从厚给与衣装行粮,各备锋利器械;就仰左布政使席书,兵备佥事周期雍自行统领,星夜前赴军门,相机前进,并力擒剿。仍行巡抚等衙门,同心协力,后先监督应援。
……
  3、王阳明在《犒赏福建官军》⑤提及这次平乱行动中周期雍的呈报
   据福建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呈称:依奉本院案验起取上杭等处军兵,共五千余名,分委指挥刘钦、知县邢暄等;及起取漳州府海沧打手三千余名,行委通判李一宁等管领;本道躬亲统督,先后启行前来等因到院。

  王阳明说
  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八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各军兵快八千员名之众,首先各省而至。
  《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②中记述此事:“已卯闻变,率之兼程而进,比至丰城,濠已就擒,阳明重公受谋,留公视南昌篆者三月。”
  七月二十六,宁王朱宸濠被擒时,周期雍赶到了丰城,七日后,即八月二日到达南昌,王阳明十分看重周期雍,传受谋略,并留周期雍在南昌住了三个月,应是此年十一月道别回漳南道。
  “御史刘源清等论魇疏云:兵至难在杀贼之后,用谋实在未杀贼之先,其忠则倍云。”御史刘源清说周期雍虽然率兵到达是在杀贼之后,但用谋确在未杀贼之前,更显其忠心。
  御史刘源清等上疏说,周期雍率兵虽然是在杀贼平乱之后才到达,但动乱发生之前确已经在谋伐,其忠诚更加难能可贵。
  刘源清(?-1550)字汝澄,东平人,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任进贤县知县。宁王宸濠反,进贤县是叛军东进必经之地,源清做好战与守的准备,在旗上大书“誓死报国”四个大字,并在自己眷属住室周围堆满柴草,嘱家人危险时点火,宁死不受贼人侮辱。宸濠妻弟娄伯与阉官乐囿率兵要穿越进贤县,源清招募二百名死士,从叛军后面杀出。斩杀娄伯、乐囿等人。叛军送书求源清让路,源清杀使者。因此,濠兵不得越进贤县一步,遏止了他们向东进兵的企图。后王守仁起兵与源清合击,消灭了叛军。源清拜监察御史,后改任大理寺丞,又提升为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卒赠兵部尚书。

  2、平定宁王之乱的第二年,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十四日,王阳明发布公文《犒赏福建官军》,厚赏周期雍的部队。

  王阳明在其中说:
  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八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各军兵快八千员名之众,首先各省而至。

  《犒赏福建官军》
   ……
  今据前因,看得逆贼已经成擒,余党悉渐殄灭,除将各该官兵先行发回外,切照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八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各军兵快八千员名之众,首先各省而至。足见本官勇略多谋,预备有素,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故一呼而集,兼程赴难。除另行旌奖外,及照调来官兵,冲冒炎暑,远赴国难,忠义既有可嘉,劳苦尤为足悯,合加犒赏,以励将来。为此除将支出官银,差官领齐该道;仰抄案回司,即将原调领兵官员,并军兵乡夫人等酌量犒赏,用见本院奖劳之心,以为将来忠勤之劝。
   ……
  在这篇文书中,王阳明对周期雍本人大加赞赏:“足见本官,勇略多谋,预备有素。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

  3、据连城县志⑥:“十四年(1519),佥事周期雍按视,命县丞黄锺岳以巨石垒□□以□□□其垣,始获坚厚完固,而工讫焉。大约□□七百七十丈有奇,其高广延袤,皆峭拔掀腾,而□□□□□之外,自福汲至安阜、清泰门滨於溪岸,□□□□□□□未有池壕。”
  据汀州府志卷之五 城池⑦ “连城县:明正德四年,流寇窃发,知县蒋玑筑土城七百余丈,广围以栅,上覆以楼。九年,佥事胡琏劝富民购砖瓦,分城之。先是,邑人知府童玺为部郎,疏请筑城,至是遂捐资为倡。十四年(1519),佥事周期雍命县丞黄钟岳垒石为址,甃砖为垣,高一丈七尺;为门四,东曰寅宾、西曰秩西、南曰安阜、北曰拱北;水门二,曰福汲、曰清泰。”
  汀州府城池考:“十四年(1519),佥事周期雍命县丞王钟岳督匠以巨石垒城基上,载加砖城,始完固。”

  这几处都是记载周期雍1519年在连城县修建城池。

  4、十四年(1519)周期雍建戢兵楼于义门东,又树石牌于大门前。

《民国上杭县志》P257:分巡漳南道 正德九年,佥事胡琏建后乐堂于寝室后。十四年(1519)周期雍建戢兵楼于义门东,又树石牌于大门前。

(戢兵楼 佥事周期雍建在道署义门东)《民国上杭县志》P260

  周期雍在1520年

  乾隆汀州府志卷之十二 学校⑧: 长汀县 “正德十五年(1520),提学胡铎、漳南道周期雍、知县黄用直改创,移圣殿于西,移明伦堂于东,堂之左为号房。”
  长汀县志:“正德十五年(1520),提学胡铎、漳南道周期雍、知县黄用直改创,移圣殿于西,移明伦堂于东,堂之左为号房。”

  清流道光志⑨: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则准本学呈,檄县余祎重建。时间不详。
  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则批准清流儒学呈文,移文晓谕知县余祎重建儒学。(余祎  鄱阳举人。正德十四年任1519年,后升建宁府同知。见《名宦》)

  据以上地方志记载,1520年,周期雍在漳南道长汀县、 清流县修建学校。

  周期雍在1521年

  清代 《汀州府志·古迹》和民国《上杭县志·古迹志》都有记载:“松风亭,平安里松风岭,俗呼风伞山,明正德十六年,佥事周期雍于山路建之,府志作风吹伞亭。⑩”,这是于1521年,周期雍在漳南道建造的古亭,至今还保存完好。
  松风岭位于福建龙岩市上杭县珊瑚乡下坑村东的高山上,与武平县中堡镇芳洋村交界处,俗称风吹伞亭。
  芳洋村至珊瑚残存的风吹伞古道芳洋村入口,目前,3公里左右保存原貌完好。
  明朝进士、圆通山圆通寺名僧九一和尚曾作《风吹伞》一诗⑪。诗云:
遥知松涛入翠微,摘星应抱岁星归。
傍蹁坐俭衣衫急,定倚俯看鸢燕飞。
倾盖不逢人共语,迎风酣笑识天威。
出头去外周回望,剩有闲身歌采微。
  松风亭是上杭县目前保留下来最完整的古亭建筑之一。这里地处两山夹口,一条长长的石阶古道,盘山而上,穿亭而过。松风亭立于岭口,山风从亭中而过,非常凉爽,所以当地人俗称为风吹伞亭。
  此古道过去是上杭到汀州府的一条主要商旅官驿通道。
  松风亭坐南朝北,长约6米,宽约4米,高约5米,砖木结构,正门朝南,石砌门楼,呈三叠檐式,上有牌匾(匾题后被人用泥巴糊了),高约5米。后门也有石门楼,较正门略低。亭门宽2米,门框均由四块条石组合而成,砖砌案角,互相对称。古道从亭门中穿过,方便行人。亭内两旁墙体下砌一米高的花岗岩条石,上面用方砖格式立砌,中填黄泥,厚达一尺左右。牢固坚实,可抵山洪和山体滑坡冲击,因而能历经五百多年风雨而不坏。亭内南北两侧靠墙是条石排成的石凳,供人休息。地面鹅卵石铺成,接门外两面古道条石。亭顶为山墙式,中间两架山梁横过,两旁侧梁排列,上铺青瓦,外顶正中一溜砖砌山梁横过。亭子前后一体,建筑工艺精巧,从两头路上仰望,亭子高高矗立,巍然壮观,俨然是山野一道独特的人工古建筑景观。
(风吹伞亭内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信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九次到上杭,在上杭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龙岩方志专家在革命历史经历者回忆、文化党史部门收集记录的档案中,证实了毛泽东在上杭经过风吹伞。“毛主席的头发向后梳的,这次是从上杭城来经过风吹伞来珊瑚、官庄,以后到长汀去。”
  漳南道所属的闽西地区,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故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

  漳南道上杭县,周期雍任职四年,剿山贼定平安,修城池,建学校,助王阳明平宁王之乱,德政一方,崇祀于乡祠。王阳明在这里平漳寇,写下《时雨记》《上杭喜雨》《征漳寇》《行台夜坐怀友》《再过行台有感》等诗篇;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采桑子•重阳》等光辉著作,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

  1517年,正德十二年丁丑,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至赣巡抚南赣汀漳。周期雍丁母刘夫人忧,归家守制后复起,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兵备漳南道。
  1521年,正德十六年辛已,武宗崩,嘉靖即位,王阳明离赣升南京兵部尚书,周期雍丁继母忧,回乡守制。

(完)

*******************
【注释】
①《王阳明全集》书佛郎机遗事 庚辰
  见素林公闻宁濠之变,即夜使人范锡为佛郎机铳,并抄火药方,手书勉予竭忠讨贼。时六月毒暑,人多道暍死。公遣两仆裹粮,从间道冒暑昼夜行三千余里以遗予,至则濠已就擒七日。予发书,为之感激涕下。盖濠之擒以七月二十六,距其始事六月十四仅月有十九日耳。世之君子当其任,能不畏难巧避者鲜矣,况已致其事,而能急国患逾其家如公者乎?盖公之忠诚根于天性,故老而弥笃,身退而忧愈深,节愈励。呜呼!是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尝欲列其事于朝,顾非公之心也。为作佛郎机私咏,君子之同声者,将不能已于言耳矣!
  佛郎机,谁所为?截取比干肠,裹以鸱夷皮;苌弘之血衅不足,睢阳之怒恨有遗。老臣忠愤寄所泄,震惊百里贼胆披。徒请尚方剑,空闻鲁阳挥。段公笏板不在兹,佛郎机,谁所为?
  正德戊寅之冬,福建按察佥事周期雍以公事抵赣。时逆濠奸谋日稔,远近汹汹。予思预为之备,而濠党伺觇左右,摇手动足,朝闻暮达;以期雍官异省,当非濠所计及,因屏左右,语之故,遂与定议。期雍归,即阴募骁勇,具械束装,部勒以俟。予檄晨到,而期雍夕发。故当濠之变,外援之兵惟期雍先至,适当见素公书至之日,距濠始事亦仅月有十九日耳。初,予尝使门人冀元亨者因讲学说濠以君臣大义,或格其奸。濠不怿,已而滋怒,遣人阴购害之。冀辞予曰:“濠必反,先生宜早计。”遂遁归。至是闻变,知予必起兵,即日潜行赴难,亦适以是日至。见素公在莆阳、周在上杭,冀在常德,去南昌各三千余里,乃皆同日而至,事若有不偶然者。辄附录于此,聊以识予之耿耿云。
②汪宗元撰《明大司寇泉坡公行状》周氏宗谱
③《义宁州方》p480志曰:期雍,字汝和,别号泉坡,季麟族姪孙。以春秋魁省试,登正德戊辰进士,授南京云南道监察御史。会逆瑾败,疏起被废李梦阳、朱廷声等二十七人,指大学士焦芳、刘宇附瑾济恶,雪刘大夏、韩文、林瀚、许进、张敷华冤状,乞加敦礼,以消天灾。癸酉,复奉敕清戎两广,劾武定侯郭勛罪状,停职、荐录驿丞。甲戌,丁母刘氏忧,哀毁几殆。丁丑起,复抵京师谒执政。时因武宗东巡,首言宗子远游,家相难辞其责,以触忤,补南京河南道。未抵台,即陞福建佥事,饬兵汀、漳。时漳寇猖獗,固将置之危地也。即日戒行,道出南赣,谒都御史王守仁,会议军务。语及宸濠变生旦夕,雪涕而别。至汀漳,阅武练兵,奏立巡司,增逻卒,为长久计。宸濠果叛,报至,即日董师,兼程而进,至则濠就擒矣。解甲相见,衣刺官职、籍贯、姓名,阳明公奇之,留署南昌篆三月。辛巳,调河南佥事,原法网过密之情,决襄藩数年之狱。陞浙江参议,计擒温处矿贼周六等数百余人,渠魁授首。擢本省参政,陞湖广按察使,廷无留狱。王公守仁督师两广,举期雍自代。庚寅,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筑马兰谿四路长城四万七千余丈,及桑坌谷等关,480人物志乡贤移界岭口营三十六处。乞革进贡方物,停差中官镇守。时都尉势炽,恃国戚,夺民煤窑,株累科道府县官李凤、王泉等二十余人。期雍按法还民,勘官论复。由是,士气振,小民安,戚豪敛迹。晋大理寺卿,条陈慎刑官、重人命、戒淹禁、公听断四事,侍经筵,进无逸,豳风讲义,陞刑部左侍郎。寻直车驾南巡,陞右都御史,掌院事、掌大理寺印,巡视九门,锡予甚厚。陞刑部尚书,有贵幸扈从者,曲法致湖广布政使徐乾、按察使吴允禄重典。期雍秉公,止拟免官,出何升、许瑾、陈保、何弼等死罪。僚属劝以避嫌及权贵私嘱,皆不听。讽言官诬劾赃私,期雍奏辩,得旨温留。因屡疏乞休,不允。庚子三月,风霾。八月,自陈予驰传归,仍上养天和、护储嗣、任忠良、询群议四事,其忠爱恳款如此。归,修州志、家乘,日从婣族、父老、道故为欢。抚按台省交章荐举,恳辞不起。年七十二而卒。议者谓期雍宦蹟在四方,行谊在乡评,廼易名赙恤之典,至今阙如也,君子惜之。子希程,七岁日诵千余言,由选贡入太学,授福建仙游令。岁饑,躬自赈恤。白当道,里建一仓,贮粟五百石以贷民,又买公田六十亩以积粟,事制曲防,竟用。劳瘁,解组归田,有遗爱焉。希张为诸生,既廪矣,以父任为左军都督府都事,历官广西知府,与平东川叛寇,宣谕广西狄人,断土人普阿缘父报叔之狱情,法允协,当道韪之。报最,还自京。遂杜门不出。卒年六十有八。
④《王阳明全集》预备水战公移
  案照已经行仰起调军马前来策应,日久尚未见到。近据探报,逆党南下,将攻南都。计此时南都必已有备,各逆党进无所获,必退保九江,如此则水战之具为急,不可不备。为此牌仰福建布政司即行选募海沧打手一万名,动支官库不拘何项银两,从厚给与衣装行粮,各备锋利器械;就仰左布政使席书,兵备佥事周期雍自行统领,星夜前赴军门,相机前进,并力擒剿。仍行巡抚等衙门,同心协力,后先监督应援。
  此系叛逆,谋危宗社,天下荼毒,所关呼吸存亡,旦暮成败,间不容发,非比寻常贼情,不得迟违观望,有亏臣节。呜呼!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凡有血气,孰无是心;况各官忠义自任,刚大素闻,必将奋臂疾驱,有不容已。兵快及领兵人等敢有违犯节制有误军机者,仰即遵照本院钦奉敕谕事理,许以军法从事,无得姑息。
⑤《王阳明全集》《犒赏福建官军》
   据福建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呈称:依奉本院案验起取上杭等处军兵,共五千余名,分委指挥刘钦、知县邢暄等;及起取漳州府海沧打手三千余名,行委通判李一宁等管领;本道躬亲统督,先后启行前来等因到院。
   案照先为飞报地方谋反重情事,看系国家大难,存亡所关,随即备咨南京兵部,及巡抚两广、湖广等衙门,并福建三司等官选取骁勇兵快,选委谋勇官员监统,兼程前来,共勤国难去后。
   今据前因,看得逆贼已经成擒,余党悉渐殄灭,除将各该官兵先行发回外,切照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八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各军兵快八千员名之众,首先各省而至。足见本官勇略多谋,预备有素,忠义之诚,足以感激人心,敏捷之才,足以综理庶务,故一呼而集,兼程赴难。除另行旌奖外,及照调来官兵,冲冒炎暑,远赴国难,忠义既有可嘉,劳苦尤为足悯,合加犒赏,以励将来。为此除将支出官银,差官领齐该道;仰抄案回司,即将原调领兵官员,并军兵乡夫人等酌量犒赏,用见本院奖劳之心,以为将来忠勤之劝。
   仍仰该道备查各兵原系操练者,照旧在班操练,以备紧急调用。添募者,省令回还田里,各安生业,务为良善之民,共向太平之福,毋得分外为非,致招身家之累。备行巡按衙门知会。
⑥连城县志康熙本.卷二舆地志 清 · 杜士晋
   ○城池①
       按县内周一里一百四十步,环以土城,上有敌楼,外有城垣;宋绍兴间,县令丘钦若创筑。乾道间,县令杨立中乃名三门:东曰“朝京”,西曰“腾骧”,南曰“龙州”②。岁以复隍③。端平间寇乱,县令米巨宏复筑;淳祐间,县令罗应奇重修,并作瓮城。元至正六年,邑民罗天麟作乱,城池复毁。七年,县令王成吉重加修筑。二十一年,复遭红寇袁景攻陷,民悉奔窜,又毁於乱。□□□□□瓮门四座。正德四年,县令蒋玑筑土城七百余丈,周围以木栅为门,大者四,小者二,上覆以楼,为守御台。九年,佥事胡琏以土城难守,乃募邑之富者分派□□以砖石环之。邑人知府童玺,首倡叁丈,余各分□二百七十丈,又五百丈则输公帑以成之者也。十四年,佥事周期雍按视,命县丞黄锺岳以巨石垒□□以□□□其垣,始获坚厚完固,而工讫焉。大约□□七百七十丈有奇,其高广延袤,皆峭拔掀腾,而□□□□□之外,自福汲至安阜、清泰门滨於溪岸,□□□□□□□未有池壕。嘉靖年间,通判毛毅创窝铺三十间,知县方进又悉以砖垒之。卫经历杜泰□□□楼门,推官秦僎给银,与富民沈长权、谢复隆、李寔、童纪、罗贤等建城楼五座,而於各门书匾,则邑人□奎也。规制颇备,民赖以保障焉。
       【注释】
       ①本文原复印本多处模糊,虽经参照乾隆志及民国志,仍有不少不能辨认,今以空缺号“□”表示。
       ②龙州:乾隆志作“龙川”。
       ③复隍:谓城倒复于隍上。隍,无水的城壕。
⑦乾隆汀州府志 卷之五 城池 “连城县:明正德四年,流寇窃发,知县蒋玑筑土城七百余丈,广围以栅,上覆以楼。九年,佥事胡琏劝富民购砖瓦,分城之。先是,邑人知府童玺为部郎,疏请筑城,至是遂捐资为倡。十四年(1519),佥事周期雍命县丞黄钟岳垒石为址,甃砖为垣,高一丈七尺;为门四,东曰寅宾、西曰秩西、南曰安阜、北曰拱北;水门二,曰福汲、曰清泰。”
  汀州府城池考:“十四年(1519),佥事周期雍命县丞王钟岳督匠以巨石垒城基上,载加砖城,始完固。”
⑧乾隆汀州府志卷之十二 学校: 长汀县 儒学
⑨《清流道光志》(卷首 儒学图说)
  儒学在县治东北,皇华驿故址。宋元符,知县刘叙初建于县南(即今雷氏祠)。崇宁间,迁于县东太平坊(即今吴氏祠)。建炎间,宁化尉颜熙重来摄邑事,始迁于今所。
  绍兴间,毁于赣寇。十三年童谅创两斋廨舍。十八年创大成殿者,县令王元瑞也。二年捐建明伦堂者,知府张翀也。嘉熙间,建四斋者,县令林奕也。元至正六年,尽毁于连城寇。洪武三年,知县朱仲恭重建。三十一年,知县宋忠创学仓二廒。永乐二年,又毁于沙寇。十八年,宋忠升知本府事,捐金倡建,又买民房以益之。洪熙元年,知县李庠重建,为之记者,大学士曾棨也。正统三年,又为沙寇所毁。知县江稷复建,巡按御史高明义劝伍祜地基以广之,时维景泰三年也。佥事周谟,亦建学门一座。成化间,知县林寀则范铜,铸爵一百三十八器,同知黄冕则作仪门石鼓。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则准本学呈,檄县余祎重建。二十五年,翟廷策复建,移殿宇木料于万寿寺,以为祝圣所。四十三年,因科第寥寥,仍复昔时丈尺、高低、广狭旧制。崇祯十年,邓应韬修。以后王笃亲、李含培、王鼎新各仍旧修复,然皆屡修屡坏,未能巩固。
  及康熙三十八年,王士俊大加创造,移而稍偏于左。雍正、乾隆年间,虽稍有修葺,不过补罅漏饰丹漆而已。迨乾隆五十年外,始迁泮池于棂星门内。五十八年,罗德霖详请大修,未兴工而旋卒。署县王鸿运准诸生呈请,修理。以余银置买高善亭背田,租谷四十八石,递为小修之费。嘉庆九年,杨中迪重修。青囊家皆谓:王士俊移建之处,坐落煞度不利科名,且妨仕宦。至嘉庆二十四年,始行呈县叶缙光详府,立案。移仍旧址重新架造,用费浩繁,阅七年仍未能告竣。
  有豫承乏斯土,下车之始,即以累年未竟之事为己任。兹幸落成,不敢谓倡始者之无成功,实继事者之易为力也。其规制则大成殿居中,而翼以两庑,殿卫以墙。左墙之下,前明之石堪存焉。前为戟门,门左祀名宦,右祀乡贤。阶下为泮池,池之南为棂星门。门之左为义路,右为礼门。殿之后,旧为明伦堂,今改为崇圣宫。宫左为忠孝祠,右为省牲所。两斋公署仍旧,左斋之前土地祠。祠之前,为左斋出入之路。路之东墙内,有魁阁焉。阁之前为明伦堂,原属文昌祠宇。今移文昌于寺前坊崇圣旧庙,故得建堂于斯。以饮宾、读法与都人士揖让相接焉。
   然而学宫新矣,此邦之人,其学术、勋名,亦有与学宫而俱新者乎?
                                                                           乔有豫识
⑩《民国上杭县志》P257、P257、P260
⑪上杭县图书馆 “华喦故里---上杭珊瑚松风亭”(温云远)
  据清《汀州府志·古迹》和民国《上杭县志·古迹志》记载:“松风岭,又称风吹伞亭。明正德十六年,佥事周期雍于山路建之。”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周湖岭专栏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