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一家实业建设万亩高产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的衍生效应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如何更好地的发挥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支柱和联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家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建设万亩高产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桑园当车间 打造优质原料基地
“公司作出在太阳升镇建设万亩高产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的决策,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轻率之举,而源于对企业长远稳步发展深思熟虑。”一家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华向记者坦言,市场经济背景下,生产加工型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稳定而充足的原料供应作保障。否则市场稍有波动就会举步维艰。
多年来,我县蚕桑产业一直在起起落落的动荡中发展,虽从没有停止过对市场化道路的探索,但无论是基地建设、技术推广、收烘体制改革等,都始终无法摆脱对行政手段的依赖。而茧丝绸行业市场波动较大,只要遇到周期性市场低迷的冲击,造成茧价下滑,我县蚕桑产业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积萎缩,蚕农积极严重受挫。特别是近几年,受劳动力外出、金融危机、养蚕比较效益激剧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蚕桑产业跌落低谷,桑园大面积弃管抛荒,甚至有的缫丝企业严重亏损无奈抽身而退。
政府鼓励发展蚕桑产业却是“剃头担子一头热”,且力不从心;蚕农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听天由命”增收缓慢;企业短视经营,产品附加值低,经常亏损、叫苦不迭。目睹这种现状,一家实业有限公司痛定思痛,计划投入500万元与太阳升镇合作建设万亩高产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投资160万元建设1000平方米蚕桑生产服务中心,并用2-3年时间投资帮扶太阳升镇新扩桑园4000亩,低改桑园3000亩,共同打造江南优质茧都。
蚕农作工人 结成市场利益共同体
建设示范基地关键是要调动蚕农做好蚕桑生产的积极性,让他们得到实惠、稳定增收。为此,一家公司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将蚕农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正在建设中的基地服务中心集蚕需物资超市、技术服务、推广培训、收茧烘茧等于一体,公司依托蚕桑站技术力量,并聘请蚕桑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免费为蚕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切实提高单产和茧质,使蚕农实现亩桑三担茧、收入达三千元。完善并充分发挥现有的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蚕农的运行模式,凡入社蚕农,股金按年息10%保自后分红。
去年底,一家公司按协议承诺投入10万元,奖补蚕农做好桑园管理;并投入资金帮扶建设小蚕共育公司和专育点,推广省力化养殖。公司以“订单”形式,按最低保护价每公斤18元收购。蚕农使用方格簇除县补助120元外,公司通过基地补助30元,蚕农所承担的30元由公司垫付。方格族营茧每公斤加2元,蔑框售茧每公斤加0.4元。
一家公司基地建设的目标,及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兑现承诺的姿态,使太阳升镇蚕农在感受到市场回暖的同时,更坚定了信心。该镇坳头村支部书记也是养蚕大户的郑正利说:“有了最低保护价,又有公司免费进行技术服务,只要把蚕养好就行了,没有了后顾之忧。”他的话道出了许多蚕农的心声。坳头村今年春蚕订种量从去年的366张增加到537张,全镇春蚕订种量同比增加了1000余张。
延伸产业链 带动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一家实业有限公司作为集缫丝、家纺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有着长远的发展规划。夏小华说,我国世界茧丝绸产业大国,市场前景广阔;而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中西部发展蚕桑产业迎来非常好的机遇。因此,一家公司将通过基地建设使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料车间,支撑企业的发展壮大。
去年,一家实业有限公司与五星制丝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2亿元启动了茧丝绸一体化深加工项目,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新上10组自动缫丝机组和10台套丝棉机组,扩改20万订蚕丝被生产线。项目将于5月底建成投产,二期服装家纺项目也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年产白厂丝600吨,丝棉200吨,年产真丝绸200万米,年产服装200万件,蚕丝被20万床,总产值将达5.5亿元,利税5000万元。
夏小华介绍,公司一期项目投产后,太阳升镇蚕量仅能满足生产需求。公司下一步将计划在山口镇、杭口镇再建二个万亩高产优质蚕桑基地。“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共赢经济。我们就是要通过基地建设将公司与蚕农结成一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确保企业稳步发展同时,促进蚕农稳定增收。力争实现企业、政府和蚕农三赢。”
一家实业有限公司致力建设蚕桑基地的做法,得到了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县蚕桑局局长车学满表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优质蚕桑生产基地,既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松绑”,促进政府有效转变职能,更加地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又能引领蚕农抱面一团,组成互利互惠的经济联合体,共同对接市场、融入市场,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将有效促进我县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