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张艳萍
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缠缠绵绵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独爱秋菊。因为她婀娜多姿,气味芬芳;因为她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每逢农历九、十月份,许多花都已经枯萎、凋谢了,而菊花却在寒风中,以惊人的毅力开出美丽的花蕊。看那朵朵菊花,黄的似火,白的如云,开在深秋里,美丽动人。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别的花都已凋谢了,唯独菊花开得轰轰烈烈,昂首挺胸挑战寒霜。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它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关于菊花名字的由来,<<礼记.月令>>篇中曾这样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它的意思是说,菊花开放的时间是每年秋天的秋末,所以菊花也叫“秋花”。
菊花的“菊”字,在古代是作“穷”字讲,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来确定的。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后来“重阳节”赏菊这个习惯由此产生。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写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可见,重阳节赏菊由来已久。“菊”字也作“鞠”,“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两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头状花序生得十分紧凑,活像抱着一个团儿似的。人们发现菊花花瓣紧凑团结一气的特点,所以叫作“菊”。
作为一个外地嫁到修水来的媳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活竟与菊花联系在一起。原来修水有以菊花泡茶的习俗,菊花茶可谓是修水的特色饮品。
菊花茶以修水本地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橘皮、生姜、茶穹(又名抚穹)、花生等佐料,冲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锦茶”饮品。
制作菊花茶颇有讲究,佐料也极考究。八九月间摘的新菊,去其花蒂,洗尽晒干,用盐腌制;将生姜、萝卜、橘皮细剁成丁,也用盐腌制,生姜、萝卜还须晒干,以便贮存。芝麻、黄豆、炒米、花生米还要炒熟。一杯茶端上来,上不见水,下不见底。
若用玻璃杯冲泡之,层次更见分明。芝麻、黄豆、花生、炒米、花椒悬浮在上,生姜、萝卜、茶叶、橘皮静沉水底。其中,菊瓣如云,或升或沉,移趣自然。茶香袅袅,芽尖剔透,白菊晶莹,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令人心旷神怡。
郑板桥曾有联曰“白菜青盐精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足见此茶不同凡响。
修水人的热情好客与菊花茶也是密不可分。遇客先敬一碗菊花茶,“坐下当,戏下当,恰碗茶当”。修水人把饮茶与吃饭看得同等重要,他们有着一套独特茶俗。
修水人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恰茶”,上完茶后,侧身而退。
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在这样寒意深重的季节里,家门口的菊花又开放了。株株枝条悬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幽香阵阵传来。
坐在秋末的暖阳下,一边赏着菊花,一边品着菊花茶。此中韵味,怕是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相上下吧。
【古城旧梦】出品
微信号:gcjm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