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修水网 • 首页档案 • 正文

修水义宁陈氏:一门五杰 文化世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义宁陈氏

  义宁陈氏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大族,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福建上杭迁入江西义宁州安乡(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迁义宁以来,陈氏经棚民之家、耕读之家和官宦之家近两百年的文化积蓄,走过了家族史上的辉煌历程,更培育出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杰出人物,后世誉之“陈氏五杰”“陈门五杰”。

陈宝箴与子孙合影(左起陈方恪、陈寅恪、陈覃恪、陈宝箴、陈封可、陈衡恪、陈隆恪)

  陈宝箴(1831-1900年),字右铭,咸丰举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1895—1898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提倡新政,开办时务学堂,创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奏荐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佐新政。

  陈三立(1852-1937年),陈宝箴之子,字伯严,号散原,清末进士,“同光体”诗派(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领袖,清末民初诗坛泰斗。维新变法时,为帮父亲陈宝箴实现“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的抱负,辞去吏部主事之职,随父赴湖南主办新政,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维新四公子”,名动一时。后致力于诗文,著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文集》等。

  陈衡恪(1876-1923年),陈三立长子,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著有《槐堂诗钞》、《陈师曾先生遗墨》、《染苍室印存》、 《陈师曾印存》、《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系译作和本人专论之合成)、《陈师曾先生遗诗》等专著。

  陈寅恪(1890-1969年),陈三立三子,中国现代极具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学术大师。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十余年。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

  陈封怀(1900-1993年),陈衡恪之子,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园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东南大学,曾留学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发表《述植物名实图考所记载报春之种类及植物名称》、《云南西北部及其邻近之报春研究》、《报春种子的研究》、《中国报春研究补遗》、《中国珍珠菜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等文章,参与编著的《中国植物志》获1993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陈家大屋

  义宁陈氏祖宅陈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宁州镇竹塅村,占地约3亩,建于清乾隆时期,为典型的晚清民间建筑风格:两层楼房,一进两幢,青砖黑瓦,分上下两厅堂。主厅之名“凤竹堂”源于“盖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名,竹有君子之节”,旨在训导陈氏子孙秉承好学、重德、爱国的良好家传。

  松骨竹苞,高风亮节,凤竹堂下孕育出了“陈门五杰”,使得义宁陈氏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大族,陈家大屋也因其是陈氏文化的发源地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家规

  陈氏先祖陈腾远“重信义、轻财贿”,教育子孙要“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勉励子孙以好学、重德、爱国为家传。陈宝箴父亲陈伟琳的临终箴言“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深刻影响了陈宝箴,铸造了陈氏后代淡泊清廉、锐意进取的良好品质。

  陈氏一族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陈寅恪受笃实严谨的家风影响,从小便培养出一种不囿于经书和已有定论的存疑精神以及寻根问底的学术风格,并把严谨治学、爱国爱家的精神传导给家人。

  义宁陈氏留给后世的家规家训,不仅是每一位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是激励整个家族向着更高境界跋涉的精神动力。

   ●视频脚本

义宁陈氏:一门五杰文化世家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走进江西西北部的修水县,眼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田园风光。距离县城22公里的竹塅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几幢坐落在山林田畴之间的老房子,令诸多海内外学者心生敬仰,因为这里孕育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清代,修水属义宁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陈氏先祖陈腾远及其兄弟三人携家带口,千里跋涉,从福建迁居此处,在这深山老林中勤奋耕作,繁衍生息。家境逐渐殷实之后,陈腾远便设塾办学。

  陈家大屋建于1793年,彼时的陈腾远已年过八旬,家中大小事务全由事业有成的长子陈克绳一手操办。走进陈家大屋,大堂上方陈列着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同光体诗代表人物陈三立、画家陈衡恪、史学大师陈寅恪和“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的画像。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义宁陈氏研究者 刘经富:

  这五个人,就是著名的“陈门五杰”。中国历史上名门望族、文化世家颇多,但是像义宁陈氏这样影响极大的文化显赫之家,并不多见。

  在广纳中华文化之精粹的新编《辞海》中,陈门五杰的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和陈寅恪祖孙4人,同时享受到了“分立条目”的待遇——

  陈宝箴(1831-1900年),晚清湖南新政的领军人物,湖南巡抚。

  陈三立(1853-1937年),陈宝箴之子。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诗人。

  陈衡恪(1876-1923年),陈三立之子,诗书篆刻俱佳。

  陈寅恪(1890-1969年),陈三立之子,清华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辞海》将一门三代四人共列,这在中华百家姓中,实属罕见;而陈氏一族,又只在陈宝箴一家。

  国学大师吴宓认为,陈寅恪是“我国当代通儒第一人”,而义宁陈氏是“中国近世模范人家……父子秉清纯之门风,学问识解,惟取其上,所谓文化贵族。”

修水县城五杰广场

  凤竹之志清纯门风

  这个在山旮旯里的人家,为什么能培育出这么多杰出的人才呢?在有200多年历史的陈家大屋中,主厅上醒目的“凤竹堂”三个字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九江学院陈寅恪研究院研究员 黄本修:

  “凤竹堂”之名是陈腾远取的。陈腾远对子孙们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征,竹有君子之节。我们家的子孙们一定要仰凤凰之高风,慕劲竹之亮节,这样才能达到“立仁徳之志,操君子之节”。

  “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陈腾远和他的子孙们就是这样做的。陈腾远“重信义、轻财贿”,儿子陈克绳“用孝义化服乡里”,治理家政井井有条,对公益事业慷慨大方,修祠宇、修考棚、立义渡、起浮桥......陈克绳一直不吝付出。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义宁陈氏研究者 刘经富:

  可以这样讲,从陈腾远到陈宝箴,从陈宝箴到陈寅恪,从陈寅恪到陈封怀,陈家七代人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凤竹之志、君子之节,是一门所系,一脉相承,十分难能可贵。

淡泊清廉 勇于实践

  说到陈宝箴,不能不提他的父亲陈伟琳临终前送给他的12字箴言。

  陈伟琳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因其母多病,便潜心学医,精通医术,推母及人,施治乡里。1854年,陈伟琳因劳累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他给陈宝箴留下12字遗训:“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意思是说:人在艰苦困顿的环境下容易成就美德,在得意得志的心态下容易身败名裂。

  陈宝箴记住了父亲的话,并自觉践行,一生淡泊,两袖清风。他为官的时候,经常吩咐下人尽量少买荤菜,多买些蔬菜。下人不理解,背后议论他是故作清廉。陈宝箴知道后,写了一首诗送给厨工:“嚼来确是菜根甜,不是官家食性偏。淡泊生涯吾习惯,并非有意钓清廉。”

  湖南凤凰城陈宝箴纪念馆负责人 雷雨田:

  淡泊名利是陈宝箴一生的习惯与修为。他的节俭与清廉,在凤凰,乃至整个湖南都是有口皆碑的。当年为了疏通凤凰古城的沱江(湘西沱江,位于今湖南省凤凰县),官方的钱用完了他就把自己的钱捐出来,然后告诉家里面要节俭,多吃一些野菜。

  因为清廉,陈宝箴晚年被贬回籍时,一家人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最后还是在百姓的资助下才得以成行。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义宁陈氏研究者 刘经富:

  陈宝箴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了客家移民的艰苦朴素、敬重门风祖德的优良传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陈宝箴被任命为湖南巡抚。上任不久,他就锐意改革,致力维新。文化上,他变士习、开民智,开创南学会、时务学堂、湘报馆;政治上,他肃清吏治、公开官权;实业上,他辟财源,设矿务局、蚕桑局、官钱局、工商局等。新兴事业蔚然而起,湖南风气为之一振。

书扇示孙 立公立志

扇面示孙图

  祖上有德,自身力行,延及子孙。《陈宝箴集》卷四十“文录三”收《书扇诫示隆恪》:“君子之心公,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吾学中所应有之事……”

  九江学院陈寅恪研究院研究员 黄本修:

  陈隆恪是陈宝箴的孙子。这段诫示虽短,但却是陈氏后人为人为学的心法,是贯穿义宁陈氏始终的准则。

  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1937年秋,抗战爆发,日伪政权对他百般劝说,要其效忠,遭到陈三立严词斥逐,后绝食五日殉国,表现了铁骨铮铮的民族正气。

  陈氏一族,都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的后代,都在人文研究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灿烂耀眼的成就、建树斐然。

  陈三立长子陈衡恪,师从吴昌硕,与齐白石为莫逆之交,不但工于篆刻、诗文、书法和绘画,而且品格高洁。曾有一位老先生求画16方,陈衡恪定的润金为每方1元,老先生给了他20元。陈衡恪说:“润例既定,说按规定收取,我一文也不会多收的。”

  陈三立三子陈寅恪,中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先后在德、法、美等国多所名校就读,通晓包括梵文在内的二十几种语言。归国后于清华大学任教,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更被称为“教授的教授”,被傅斯年评价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有《柳如是别传》等二百多万字的历史研究著作存世。

  陈衡恪之子陈封怀,植物分类学家,是中国近代植物园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植物园建设,对中国植物园特别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笃实严谨 学术强国

陈寅恪一家

  翻开中国当代文化史,陈寅恪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大师。

  陈寅恪10岁那年,先曾祖母患了咳嗽,这时恰好门外有人以贱价卖人参,称服之即愈。他的祖父闻之非常吃惊,认为所卖者必非人参,应为《本草纲目》中所载的荸荠。陈寅恪听完这个故事,便特意去查阅《本草纲目》,并亲捡一药来验证,果然如祖父之言。查证方才确信,他早年的存疑、严谨精神可见一斑。受笃实严谨的家风影响,陈寅恪从小便培养出一种不囿于经书和已有定论的存疑精神以及寻根问底的学术风格。他提倡治史重证据的科学精神,并运用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发展成超越前人的历史考据学,给中国历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陈寅恪研究院负责人 李宁宁:

  陈寅恪曾经说过:“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陈寅恪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也不讲。”这是一个学者追求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的生动表述。

  陈寅恪终身从事历史研究,主张学术强国。目睹中国学术落后、中国学生需要到日本学习中国史的情况,陈寅恪在给北大学生的毕业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无论是求学还是做研究,“曲学阿世”是陈寅恪最不能容忍的不端之行。他在《赠蒋秉南序》中说:“默念平生,未曾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陈寅恪也注重把严谨治学、爱国爱家的精神传给家人。他的大女儿陈流求在《也同欢乐也同愁》一书中写道,“父亲对我们的数学成绩特别重视,他认为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和严谨性的学科,对工作和生活有益,因为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有严谨的思维”。

  八月的庐山植物园,景色优美,游人穿梭。由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组成的陈寅恪墓令人肃然起敬。植物园内挺拔的云杉,一旁依崖壁立的岩松,恰是他一生的写照。

  山恒青,水长流,“凤竹家风”代代传!义宁陈氏这个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大家族留给后世的家规家训,不仅是每一位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是激励整个家族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动力。

  童声·修水方言:

  君子之心公,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吾学中所应有之事。故隐居求志,则积徳累行,行义达道,则致君泽民,志定则然也。

  ●义宁陈氏家规摘编

立志篇

  立仁徳之志,操君子之节。

  ——摘自《陈氏家谱》之陈腾远篇

  【译文】

  做人做事,首先应当树立仁义的志向;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保持君子气节。

  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

  ——陈伟琳诫陈宝箴语

  【译文】

  人在艰苦困顿的环境下容易成就德业,在志得意满的心态下容易身败名裂。

  隐居求志,则积德累行;行义达道,则致君泽民。志定则然也。

  ——摘自陈宝箴书扇诫示五孙隆恪

  【译文】

  退隐家中、寻求心之所向,应当以良好品德为准则,积累德行;躬行仁义,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就要报效国家、恩泽百姓。志向定了,始终如一坚持去做,事情也就成了。

  不求闻达,不应科举,抱膝长吟,希昔贤之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矣。

  ——摘自陈宝箴《与黄鸿九书》

  【译文】

  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只是悠然地吟诗明志,这是从前圣贤的风范。虽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我内心很向往做这种人啊。

清廉篇

嚼来确是菜根甜,不是官家食性偏。

淡泊生涯吾习惯,并非有意钓清廉。

  ——陈宝箴诗(《陈宝箴集》卷四十一)

  【译文】

  菜根吃起来确实甜美,不是因为我的饮食嗜好偏执而喜欢它。我已习惯了淡泊无华的生活,吃菜根并非刻意作秀装清廉。

执法在持平,只权衡轻重低昂,无所谓用宽用猛;

问心期自慊,不计较毁誉得失,乃能求公是公非。

  ——陈宝箴任浙江按察使自题

  【译文】

  执行法纪要公平公正,只比较轻与重、高与低,不在乎方法是宽松还是严厉;自问内心应做到自我满足,不计较自身的荣誉得失,这样才能把握公正标准来行事。

  苟非置得失毁誉于不顾,将不能去一贪渎之夫,进一气节之士。

  ——陈宝箴文(《陈寅恪家族旧事》)

  【译文】

  如果不能将自身的利益得失、名誉放在一旁毫不关心,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将贪婪之气摒弃,也成不了一个有气节的君子。

治学篇

  君子之心公,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吾学中所应有之事。

  ——摘自陈宝箴书扇诫示五孙隆恪

  【译文】

  君子之心公正光明,从亲近关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厚待他人,从厚待他人推广到爱护天下万物,这些都是我们在求学成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

  默念平生,未曾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摘自陈寅恪《赠蒋秉南序》

  【译文】

  回想一路走来,从来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丧失人格,或歪曲事实阿谀奉承,这应该可以告慰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

  经史中所载古人事迹,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摘自陈宝箴书扇诫示五孙隆恪

  【译文】

  史书中所记载的古人事迹,好的方面就要学习,见贤思齐,不好的则要引以为戒,作为反面教材。

  诗言志,志超流俗;诗不求佳,然志高矣。

  ——摘自陈宝箴《书塾侄诗卷》

  【译文】

  诗词用于表达志向,不应附会风雅,随波逐流;诗词不一定要文辞华丽,但表达的志向必须高远。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摘自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译文】

  真正的学者读书学习,必须摆脱世俗的桎梏,保持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爱国篇

  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摘自陈寅恪《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

  【译文】

  居然有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到外国(主要是日本)去学中国历史,这让中国读书人羞愧至极。

  营一隅而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足备非常之变,亦使国家他日有所凭恃。

  ——摘自《陈宝箴致电诸省乞援》

  【译文】

  经营、治理好一个地区进而达到天下繁荣,奠定好一个国家富裕强大的基础,那么就足以准备好应对一切变故,也能让这个国家时刻有所依靠。

  常自问是否爱民之心不诚,除害之心不切,有生心害政之事,致酿殃民之祸,中夜彷徨,如刺在背。

  ——摘自陈宝箴《谕勉僚属因灾修省革弊政释民怨手札》

  【译文】

  我常常自问爱国爱民之心是否不够真诚,铲除祸害之心是否不够迫切,是否有心生败坏朝廷的事,做殃及百姓的祸事。深夜里常常心神不宁,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极度不安心。

  ●专家观点

陈寅恪家族的精神气质:古今中西相结合的典范

  说起义宁陈氏家族的清纯家风,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周一良教授的一段回忆。周一良教授是陈寅恪先生曾经非常看重的弟子,他的这段回忆大意是说,散原老人(陈三立)在世时,某一天家中有客人到访,散原老人与客人坐着聊天,身为儿子的陈寅恪先生那时也已是人到中年,而且是声誉远扬的名教授,却一直站着陪侍在父亲身旁。陈寅恪先生的这一举动令来访的客人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周一良先生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因此特别能理解这种清纯门风的由来。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一个人自幼所受的熏陶可谓沦肌浃髓,日久天长,一经内化,举手投足之间便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尽管陈寅恪有多年留学海外的经历,能够将西方的治学理念、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中,并且取得了令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杰出成就,但是在恪守中华优秀传统、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方面,又时时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民族烙印、家庭痕迹。

  于细微处见精神,可谓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一讲到陈寅恪先生,许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那震烁古今的学术伟业,其次大概就是他坚持学术研究的铮铮风骨。不过,从周一良先生回忆的这个细节来看,陈寅恪先生其实也有作为平常人的一面,而这些细节,不但构成了陈寅恪形象的重要一面,也可以窥见其家风家教影响之深远。比如,陈寅恪先生担任清华教授,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很快便成为家道早已中落的陈氏大家庭的经济顶梁柱,不但要赡养老父亲,还要帮扶条件稍差的弟弟、妹妹们。据陈寅恪先生的女儿们回忆,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身为中山大学教授的陈寅恪先生,每个月领到薪水,第一件事就是嘱咐女儿先给南京的“康姑”(陈寅恪的大妹妹陈康晦)寄生活费。而陈先生对朋友或学生待之以真、待之以诚的风范,也给无数同时代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因此,陈寅恪先生可以说是古今中西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立身处世,他都堪称中国传统士人风格和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完美结合。

  陈寅恪先生一生称得上既坚持优秀传统,又始终与时俱进。追根溯源,他的这种优秀品质也可以从义宁陈氏家族的奋斗史中找到答案。陈腾远及其子孙为了改变命运,耕读不辍,顽强奋斗,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的同时,又能捕捉不同年代的发展契机,顺应历史的潮流,从不做时代的落伍者。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痛感于清朝末年国运的衰微、民族的危难,既站立在救亡图存、维新变革的潮头,又反对违背国情、脱离实际的冒进,用湖南一省的改革实绩为稳健的变法之道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有力的例证。陈三立作为清末“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旧体诗中不但引用新式名词,而且表明对于进步思想和主张的认同,其诗歌创作同样体现出继承和发展并存的特色。陈衡恪、陈封怀父子,一个是成就卓越的艺术大家,在继承与变革中熔铸古今、推陈出新;一个是颇具盛名的植物学家,将中国传统园林、绘图之美巧妙地融入现代化植物园的布局之中。

  义宁陈氏家族,之所以至今仍能令人景仰、赞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打通了古今中西的隔阂,既不厚古薄今,又不薄古厚今,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崇洋媚外,展示出成熟的心智和自信的气度,故而在跨越时空的众多领域里创造了无数成功的范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张求会)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档案

    修水网 XiuShui.Net 投稿 163.www@163.com QQ 3039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