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周武现
修水发现“清代赖氏家规序言和八条家规““双胞胎”石碑。为当地宗族文化、风俗文化、道德文化的又一原始实物佐证。
(未经作者和编辑同意,一律不得转载或在其他之外的媒体、刊物上发表)
心有感应:
偶遇两块清代“双胞胎”石碑
12月11日上午,笔者应征村乡潭坑村泓湖生态园邀请越野穿越潭坑原始森林后在下午返回修水途中,在潭坑村旗杆树下组看见一幢新修的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时,心中突然之间升起一种先兆吉祥之感能发现一些什么,因为笔者认为文物古迹多珍藏在祖堂、宗祠、庙宇、寺院、社坛之中。虽累,亦欣然前往拜访之。
笔者走近工程正在扫尾的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看见,整个祖堂前绕绿水,背倚青山,左有古树掩映,右边农舍相依,在祖堂前还有一对屹立不倒棋杆石,新修的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其外观飞檐翘角,建造规整。“颖川赖氏”匾额立于大门之上,进门右侧对联为“祖德流芳统视青山栽玉树,左侧对联为“堂锦映彩环柔绿水且行舟”,进入室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一进三重,两个天井,六个厢房,宽敞干净,整洁舒适。其青山、绿水;祖堂、对联;棋杆石、古苍松,绝妙是景,相映成趣。
(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和门口前棋杆石/手机随拍)
(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第三重和两块石碑/手机随拍)
(颖川赖氏荣卿公祖堂内景/手机随拍)
在祖堂最后一重神龛左侧角落里,笔者发现两块均高约2米,宽60厘米的青石“双胞胎”石碑,一块因无标题,笔者称之为“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从石碑上文字得知,该石碑镌刻于道光十二年壬辰岁桂月,即1832年,距今184年,序言为秘书堂大富,大鹏合撰,书法为侄孙汝霖所书。秘书堂为赖氏堂号,大富、大鹏、汝霖等人资料现不得而知,科举之旗杆石为谁而立,均有待笔者今后作进一步考证。
(清代赖氏家规序言和八条家规”的“双胞胎”石碑/手机随拍)
(秘书堂为赖氏堂号)
“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字体行楷阴刻,从左至右竖书14行,字403个。虽经近两百年,石碑四角方圆,且石碑上字迹醒目可读,不缺一字,保存完好,亦可称奇。
其家规序文之意为宗祠祖堂随意被人占用、杂物随意堆放、污秽随意袭流,破坏祖堂龙脉风水,至其“均多壮年落魄,空负青云,弱冠飞魂,悲泪白发”,可谓人丁不望,家业不兴,冀希赖氏子孙按照家规条款对祖堂加以维护修缮,并期盼后裔在宗祠龙脉风水庇护下人丁兴望、辉煌腾达,“即迩祖远宗之,当含笑于九泉矣”。
据该碑文上记载,“曾祖荣卿公偕我祖子英公自闽来宁卜等斯地生胜公、贤公、龙公三人安居乐业”。当时其赖氏家族富裕,买田置地,修造祖堂。
观其石碑,石质细腻,雅致厚重;观其序文,用词考究,行文流畅;观其字迹,字字珠玑,力透石碑;观其雕刻,深浅有度,功底精厚。可见当时其撰文者、书法者、雕刻者之精湛功底,该石碑虽不能堪称一绝,也应算得上清代碑刻之中的佳品。
(“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全碑/手机随拍)
(“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局部/手机随拍)
另一块石碑标题为“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该石碑镌刻于嘉庆十八年癸酉岁子月,为三房众言立,嘉庆十八年即1813年,距今有203年之久。这块石碑雕刻年代为何比“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早了19年,按理,应是序言和家规是同一个时期雕刻而成。据推测,可能是原先家规序石碑已损坏,而后人补刻而成,以便成于一体。是否如此,有待专家作进一步考证。
(“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石碑全貌/手机随拍)
该块“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石碑,字体行楷阴刻,亦从左至右竖书24行,刻字约860个。字体比“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上石碑稍小,书法、雕刻之功不及,但字迹完好无缺,亦个个清晰可读。
(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石碑局部/手机随拍)
该石碑,顾名思义为颖川赖氏集体众议之家规八条,其内容如:祖堂三重,实宗祖式凭之地,宾客往来之区,无论婚姻喜庆以及暇日轮奉祀香灯者,总宜洒扫洁净,倘有横将器物堆塞,并使铁匠蔑匠以及牵布钉椿者,公议罚钱三千文归尝;
如土名黄土坑祖手置有尝田数亩,每年批计纳租十余石,原为祭祀香灯之资文或应试之助,此该综有众量众用,不得典当变卖,倘有盗典盗当盗卖者,除令取赎外,立行屏出,不许归宗;
如各房人等务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各安正业,各守本分,倘有玷辱宗祖,干犯长山及有违盛朝例禁一切者,应首究外,仍须屏出,不许归宗;
据一赖姓村民介绍,赖氏后裔历来遵纪守法,朴实勤劳,耕读为本,厚道传家。该镌刻在石碑上众议家规八条,两百多年来一直被潭坑赖姓后裔铭记于心、恪守遵行,其修身律己,淳朴厚道远近闻名,刻在一块石碑上八条家规,被一代代潭坑赖姓子孙用行动诠释了家规意义,写下了家规注解。
序言再现:
“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全文
尝闻家有规则正,犹似国有法则治,盖家规不立,则后人无所恪守,况事费经营,终之不免叹废驰矣,遐想我。
(“颖川赖氏镌刻家规序”石碑全碑/手机随拍)
曾祖荣卿公偕我祖子英公自闽来宁卜等斯地生胜公、贤公、龙公三人安居乐业,丁粮日增,休哉何其盛,与迨今至分居另爨,各成其志,遂不觉如前,后殊观之感,无论住祖堂,移别室,均多壮年落魄,空负青云,弱冠飞魂,悲泪白发,至今三十余载,寝食难安,噫!此果何为也哉,迄遇堪与而询问,仰灵神而叩卜,悉示:以侧玄过多,阳沟阻塞,任意图便,凿伤龙脉。此其故,皆由家规未立,而不知有所避忌也!爰集三房叔侄兄弟再三计漾,将各造忌屋拆补,升其基地,前开池以界煞气,后阔沟以清秽浊,承精通蒋法,堪与星取,道光十一年(碑上空缺)月二十六日子时三刻鉴造,未几而鸠工告竣,焕乎一新,然家规未立,于经营之道,犹有缺弓马放,吾兄弟叔侄法来每偕坐而谈曰,善后之策,莫若立规,兹特另石镌列各条,愿我房各子侄须念创造之苦,恪守规箴,勿为戕剥之流,故达议忌。
俾世世子孙阀阅无疆,即迩祖远宗之,当含笑于九泉矣,是为序!
道光十二年壬辰岁桂月
谷旦秘书堂大富,大鹏合撰
承命侄孙汝霖书
家规经典:
“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石碑全文
一祖堂坐向东原立丑山兼艮时,遵蒋法应改艮山,因左右局定,权将大门越立艮山兼丑,以收下元,今星列前池塘照墙,日今暂界坤申衰气,待越五十年局转,上年衰者复旺,宜将池塘照墙即行填抹,以受旺气,切勿固执已成不敢;
一祖堂重建原因龙脉凿伤,屋多沟塞,各房不顺,爰集较议,始将各造忌屋拆卸填补清晰,兼给其自修费用,方行倒堂竖造,然尝产无几,马有尝钱,只得三房另立,蒸尝内派出敷用,嗣后倘有不念前人修造苦衷,或仍傍后房而破屋开塞阳沟,或复将前沿而结庐,干犯正主,抑或在两层来龙并及前后左右众地,持横构造,下遵议集者,除将该横所造拆卸外,立行屏出,不许归宗,至现造有柴合谷屋,作有菜菌谷地者,悉经丈明纳租尝簿,确凿此后亦不得接檐添造加固菌土,违者公拆公罚;
一祖堂三重,实宗祖式凭之地,宾客往来之区,无论婚姻喜庆以及暇日轮奉祀香灯者,总宜洒扫洁净,倘有横将器物堆塞,并使铁匠蔑匠以及牵布钉椿(称)者,公议罚钱三千文归尝;
一上栋左右厢房、中栋左间房及左厢房悉系众管,凡遇喜庆事原为驻客陪宾之所,倘有持横占住搬物堆塞者,公议罚钱三千文归尝,至中栋右厢房,虽向已分归龙孙,如遇喜庆事,亦宜空出;
一大门前田地虽各分耕,倘欲出售,不得出卖异性,至戕斯宅,违者着其本房购回,至围坢道左右下正房砖墙公审塌区,檐直出之内并及塘弦左右,余地倘有堆柴、搭架朗、晒薯各项与种瓜菜等物者,公议罚款一千文归尝;
一祖堂后两层来龙,左右埚垠,不得划削掘挖,其首层龙与二层龙水归宅复者,不得特横侵葬,至各处众业所蓄松杉竹木杂树等项,只许因公取用,倘有私行剪剔桠枝,除外人不在此谕,其三房子侄比被捕获者罚钱一千文,随给往获者,赏钱两百文,捕获一人,罚其东家亦同,如有胆敢连蔸窃伐,经公照点,除追赃赔还外,仍罚钱二千文归尝,至有强掘强砍强葬者,除应首究外,立须屏出,不许归宗,如遇作灶打笼,方准取土;
一土名黄土坑祖手置有尝田数亩,每年批计纳租十余石,原为祭祀香灯之资文或应试之助,此该综有众量众用,不得典当变卖,倘有盗典盗当盗卖者,除令取赎外,立行屏出,不许归宗;
一各房人等务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各安正业,各守本分,倘有玷辱宗祖,干犯长山及有违盛朝例禁一切者,应首究外,仍须屏出,不许归宗;
(“谨将众议家规八条镌列于左”石碑全貌/手机随拍)
以上镌列八条,愿我各房人等有其举之,切勿蹈之,如是贤肖虽未易,言则循规履矩,亦可告无忝于尔所生矣。嘉庆十八年癸酉岁子月之曰,三房蒙言立。
现实解析:
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碑刻是一座文化宝藏,也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能为后人提供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历史的见证。
近年来,笔者在修水多次发现宋、元、明、清等朝代石碑石刻。字刻在石头上、石碑上,是要让世人和后人皆知、以期存之不腐、传之不朽。
自古就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古代有姓氏聚居习惯,家规一般就是这个族群制定的行为准则。赖氏家规序和家规八条从祖堂维护打扫、山林田租保护、财产公私分明、居住环境卫生、帮扶救困应急到不做“盗典盗当盗卖,务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各安正业,各守本分,不得玷辱宗祖,不得有违盛朝例禁,这些家规当时和至今均”具有引导时人和后人向善的积极意义,虽然在家规序言和八条家规中有着封建宗法制度和迷信色彩,但我们可以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历史更迭,家规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不过,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法治,也需要以家庭为单位的代际传承。许多家规一般和国法不冲突,如务宜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各安正业,各守本分,不得玷辱宗祖,不得有违盛朝例禁,实是国法向家族的延伸,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石碑铭刻八条的家规,虽然是近200年前的集体智慧,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中大部分家规依然是古今皆准的道德准绳,对民间良风美俗的形成和净化社会风气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这两块石碑的面世,为修水当地宗族文化、风俗文化、道德文化提供了又一原始实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