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谢小明
一段即将湮没的古官道
山岭层叠,古道迂回。古亭老树,小桥流水。悠悠古道,风韵犹存。
驿道,也称官道,是古代交通、军事、政治、邮驿的最重要基础设施。驿道所经之地,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设关建卡。沿途的驿栈、递铺和递运所均由官府总领,恰如当今国道。
日前,修水有关部门在考察乡村旅游资源时,探访到庙岭乡境内有一段明洪武年间建造、距今640余年的青石古官道。古官道全程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全长约8公里,现60%的道路保存完好。古官道上仍保存着一风雨亭、一古长堤、一古水圳、一递铺遗址、两水库、两抗战遗址、三石碑刻、三明清老屋、四石拱桥、四社坛庙宇等。这一系列遗迹旧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青石古道上商贾过往络绎不绝,贸易繁荣昌盛之况,为研究修水古道建设、交通往来、物产贸易、军事邮政和开发乡村旅游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A:古官道:历经弥久沧桑,至今保存完好。
据《宁州志》和《义宁州志》记载,该古官道称碧峰驿道,也叫大岭古道,系明洪武九年(1376)县丞谢宗文主建,明嘉靖甲午年(1534)知州蒋芝遵奉巡按御史穆相明文重建。距山岭之巅古凉亭西头约5米之远的古道旁,立有一方高80公分、宽30公分的石碑,上面所刻15个字迹为“重修大岭路,杨方谷,清道光十七年立”。从碑文记载得知,道光十七年(1837)古道再次重修。古道总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8公里,宽1.5至3米,全部用青石板块人工铺砌而成。东起安峰村安峰圳组,蜿蜒而上至山岭,翻越安峰大岭西面后顺势而下,经安峰村寒坑组,西至庙岭村余家组,接修水县城,是明清时期修水通往武宁、南昌的必经之路。古官道中尚保留有风雨亭、古长堤、古水圳、石碑刻、石拱桥等,路面保存完好。安峰村村民,今年60多岁的余昌根介绍说:“古时这条古道是庙岭安峰村大冲组与寒坑组的来往要道,也是修水到武宁的必经之路。修水、武宁两县贸易往来繁荣,昔日在古道上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中的艰难前行,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他们开辟出一条通往两县和域外的经贸之路。商贩利用此道贩卖盐、茶,在茶叶产销期更是人流不断。”古道沿途风光秀丽,在2005年之前仍为当地百姓行走的交通要道,现因茅草茂盛,难已通行而荒废。
B:古凉亭:侵淫百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
在修水县庙岭乡安峰村大岭东西分水岭之巅,有一栋由石块垒叠而建的碧云亭石室一间。虽距百年之久,屋顶瓦片只留下少许,但仍屹立山峰之巅、风口之处而不倒,虽青瓦残缺,但整体完整,实属罕见。 碧云亭东西相通,长8米,宽3.2米,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四周墙体用大小不一石块砌成,东西两向两头圆拱石门,两侧墙壁镶嵌石碑。其南侧开设了两个石窗,供隔壁递送茶水之用,两个石窗中间设有一块捐赠芳名石碑。北侧墙壁上镶嵌有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刻有“碧云亭记”,记载了捐款建设碧云亭之名的来由,凉亭系光绪甲辰年(1904)捐建;一块为陈姓族人捐赠芳名石碑。亭内设石制条凳六条,为方便途经此道的商贩休息、纳凉、避雨之用。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原书记黄本修介绍说:“古凉亭,是古代官道上供行人休息的,一般建于前不靠店、后不及村的位置。在以前商贩肩挑脚行的时代,作为供行人歇脚挡风避雨的建筑,凉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凉亭还有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行人和历代文人在小憩时会在墙壁上留下点“墨宝”,凉亭是最具民本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建筑之一。”
C:石拱桥:建筑结构巧妙,风雨冲刷无恙
庙岭古官道上仍有4座保存完好的古石拱桥。据《义宁州志》载,该路段自东而西分别有行春桥、白鹇桥、韩坑桥、龙蟠桥,拱立于峡谷溪流之上。一个个极富诗意的名字,会让人浮想联翩,减轻旅途的疲劳。4座石拱桥构造基本相同,均为单孔半圆形拱,桥长、高,依据溪流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5至10米,宽均为3米,桥面以就地取材的纯青石板铺垫,桥两端有石级台阶。拱体皆为干规整的大青石构成,桥孔内圈由长方形条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半圆形。桥体不见有其它任何粘合材料为剂,其做工简单纯朴,然而牢固异常,着实令人叹服,充分显示我国古时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桥身爬满青藤,藤萝垂河,给人以怀古思古的幽情。只可惜,4座桥均无确切建造年代记载,目前难以考证,但据古驿道建设的年份来看,此4桥的修建应当在明洪武九年至清道光十七年之间。现年85岁的村民余昌仁回忆说,小时候的桥还十分漂亮,听老辈人说桥有几百年的历史,桥体坚固结实,就是山洪暴发,也安然无恙,(上世纪)七十年代此路桥过往行人较多,“丰收27”拖拉机曾从桥面通过。地方史研究专家、县党史办主任龚九森评价说,这是遗落人间的彩虹,此4座桥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学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D:东岭铺:
古官道的西端有一驿栈遗址,叫东岭铺。清末民国初时,庙岭村余家组的地名仍叫泰乡八都东岭铺,可见驿站因东岭铺沿用时间长,规模大而闻名。可惜此铺在2009年修建武吉高速公路时被拆毁。早在商代,我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铺”、“传”四等驿站。据《义宁州志》记载,修水清代设有15个铺,每铺置总甲1名,小甲5名,伙夫10-50名,每名编银3两6钱。现年86岁的村民谢德明回忆说,东岭铺规模较大,是一栋“明三暗六”的徽式建筑,内有铺榻,旁边有一牛推的石碾盘和一米粉加工坊。小时候我们村子人都在这碾米、兑米粉。听长辈人说驿铺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给过往官员食宿和车马,凡是向驿铺要车、马、伙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道由驿铺伙夫养护。东岭铺还有南杂货供卖,附近村庄都来这里买油盐酱醋等,铺里还为过往客人提供食宿。
E:驻军地:国共联合抗战,会师长沙战役
古官道旁有两处抗日军队驻扎地,一处是庙岭乡庙岭村16组谢家屋场,那屋曾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新十四师工兵营营部驻地;一处是庙岭乡安峰村寒坑组朱家屋场,曾是新十四师四十二团某营驻地。其主要任务是:破坏修武公路,注意武宁方向来敌,在道路两旁山头上构筑各种明、暗工事,阻击进攻长沙日军等。
该古官道距修水县城30里许,是旧时修水县城通往武宁的必经之地,四周群山环绕,山高林密,一路中通。官道经过一大山岭,岭上有风雨亭,可远观武宁方向,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位置特殊。
93岁的村民谢德水生前讲述,国民革命军某部驻扎在谢家屋场有两年多,部队有几百人,分别住在谢家、余家和郑家3个大屋场。舒汉璧营长大约30来岁,住在新屋大门右侧房间,厢房住着2个年轻的军医;老屋一房间设有一套收发报机。部队进驻后,在两个大屋的两侧搭了两排茅棚,用于士兵住。屋周围用竹片夹成围栏,围栏有一卫门,卫门两边各有一个岗亭,岗亭用毛竹扎成,分两层,好高,约有一丈五六。
县旅发委干部朱志兴评价说,庙岭境内的古官道保留着一系列珍贵古迹,沿路群山环绕、翠林葱郁、流水潺潺,环境原始而朴拙,至今仍能构划出一幅“古亭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的历史画卷。
古道旁的山顶,有无数造型各异、千奇百怪的石林,狮子、老虎、大象、猴子等各种动物齐聚,孙悟空、唐僧、张果老、玉皇大帝等各种神仙齐现。在这片石林中,每循一条小径都会另有一番景致。若将其打造成4A级乡村旅游点,感受那黄昏的降临、星夜的宁静、日出的美好、清晨的微风,感悟钢筋水泥之外丛林里无法探知的清新,用自带的锅子烧出鲜美可口的美食,一起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感与朋友肩并肩的那份默契,徒步旅行这里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