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峰交通状况是对一个地区交通条件的最好检验。今年春运期间,天气晴好,城乡车流量大,人们户外活动多,人流较为集中,交通堵塞频繁,交通事故增加,这些事实无情地暴露了一些路段交通条件的脆弱和交通环境的劣势。 xiushui.Net 不难看出,公路急弯和集镇“瓶颈”是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堵塞的主要因素。 (二)城镇车辆停放难 一个拥有80余万人口,7万余车辆机动车的山区大县,自县城到农村集镇没有一个社会停车场。迫使车主不得已将车辆当街停放、当道停放或久占临时停车泊位,造成了交通拥挤。 (三)外籍车辆交通安全保障难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春佳节,我县在外地为“官”、从商者,纷纷回梓,与家人团聚,这些车主多为走出山门的精英,理应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接待,理应得到公安交警的重点保护。 然而,这些车辆的驾驶员大多习惯于都市交通,不适应山地道路驾驶,有的是新车一族,驾令不长,技术一般。进入春运以来,仅管交通民警为外籍车辆提供了温馨周到的提醒服务,全县辖区依然是外籍机动车交通事故不断,占事故总数13%。面对外籍车辆的损失和给旅客造成伤害,交通民警深感守土有责,管理无奈,大有“有朋自远方来”,交通民警不亦愁乎之感。 (四)违法行为查纠到位难 今年春运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途客运超载”。春节刚过,辖区群众流动逐步增长,受运力影响,短途客运车超载较为严重。交警设卡检查,很难做到全程跟踪。公路上那些驼桶背袋、一留小跑的群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决非步行游客,而是超载车辆遇卡而下,过卡而上的旅客。二是摩托车超坐。一辆二轮摩托车乘坐三人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坐四、五人。交通民警指挥疏导交通,尚且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大量的摩托车超坐违法行为。春运启动以来,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72%,给祥和的节日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文来自修水网 二、交通安全呼吁“三个期待” 公路交通已成为新时期人所共需的生活条件,交通安全,基础建设是保障,法治管理是手段。要实现人与车、车与路和谐协调的交通环境,就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和交通法制建设,在交通法规的制约下,具备出行有车、行车有路、停车有地的基本条件。 (一)行车期待道路上等级 我县地处山区,省、县、乡、村四级公路多为山道,具有坡陡弯急路面窄的特点。六条省县乡公路连贯17个较大的农村集镇,一个集镇一道隘口,形成交通“瓶颈”之状,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因此,必须以拉直弯道,扩大集镇交通路口,拓宽路面为重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二)城镇期待车有所泊 正如人要有所居,机动车也应有停靠的位置。因此,城镇建设道路规划是一个方面,还必须合理布局,规划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停车场地,只有创造车有所泊的条件,才能达到城镇交通有序管理的目标。 (三)行人期待行有所运 当年人们以能乘上一辆人货混装车为乐,试想现在有谁为省几个小钱去冒人货混装之险。面对如今挤乘超载车、乘座超员摩托的人们,如运力充足,有谁会去承受肩挨肩,背擦背拥挤之苦和交通违法之险呢?因此,扩充运力,保障行有所运是遏制客运超载、摩托车超员违法行为的上上之策。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客运产业,极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出行。 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