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 打造江西绿色明珠 修水“生态立县”谋崛起 修水讯(黄梅 特约记者梁红)修水县在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之路,着力打造江西绿色明珠。 编织“环保网”,保护一方青山绿水。修水通过建立环保一票否决制、重大项目决策咨询制、环保信息公示制等长效机制,编织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环保网。在新上项目时,做到“三个坚决不搞”,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搞。在具体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在项目环境管理上,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2007年至今,先后有来自浙江、江苏等地的20批次客商洽谈项目,投资额均在亿元以上,都因环境评价问题而被婉拒。修水编制了《修河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关闭“小土纸”企业、作坊126家,整治矿厂50多家;投资过亿元,新增治污设备50台套,年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500万吨,处理外排废气约5亿立方米。据环境监测资料和数据表明,修河修水段水质优于国家Ⅱ类标准,居全省五大水系之首。 xiushui.Net 实施项目带动,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修水把退耕还林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退耕还林(果、药)等模式,加快蚕桑、茶叶、药材、果业等产业的发展。对县内各河道流域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32条,野生动植物种类增多,蓄水保土能力增强,强度水土流失降低30%,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0万吨以上,减沙效率达到70%以上。通过水保综合治理与培植特色产业基础相结合,培植了石坳冬枣、古市山谷草茶、大桥油茶等12个产业基地。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修水县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布局,着力发展蚕桑、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2007年蚕农售茧收入近亿元。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发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作用,扶持和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参与茶叶开发,鼓励创建农产品品牌。宁红牌茶叶、梅山牌神茶荣获省著名商标和省著名农产品品牌。重塑“天然药库”,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和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县。 修水在发展工业中,走“在保护中开发,在节约中增效”的绿色工业发展之路。全力整治燃煤窑炉,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粘土砖厂进行关停并转;对食品加工企业实行“GMP”改造,使所有生产线都达到国家标准;把纺织服装业中的立缫设备全部改为自动缫;将矿业采选厂重选设备改为浮选、磁选、电选生产线。香炉山钨矿与中国五矿合作,投资1.3亿元新上拓展项目,建成后工业钨实际回收率可达80%以上,可回采800多万吨残矿,多回收白钨3万余吨,价值20多亿元。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