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决胜年。修水交警大队为承前启后,全力推进公安交警“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工作向纵深发展,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夯实基础,制订目标,落实措施,全面规划,整体推进“三基”建设。明确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党委和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的领导,继续推进 “三基”工程建设。达到队伍执法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交通安全协管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安全管理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谐平安的道路交通形势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制订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三)落实联防机制,推进应变能力联动化。一是落实乡镇结合部道路交通防控体系。以中队为单位建立辖区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联防互动制度,消除了管理盲区死角。二是落实多警种互动联防机制。健全公安、森林、交警三警联防互动制度,壮大了执法管理力量。三是落实边界联防机制,突出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侦查,加强边界交警走访学习,增进友谊,健全联防互动,快速反应工作制度。 (四)健全事故回访机制,推进事故处理公正化。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坚持事故认定的准确度,责任划分的公正度,事故双方的满意度,继续实行事故回访制度。把矛盾消化在基层,努力实现信访投诉案件进一步减少。 三、落实硬件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一)警力向基层充实。按照精减机关民警,充实一线警力的指导思想,选调作风实,能力强的民警,落实农村中队警务保障,组建好溪口、宁州两个中队。 (二)投入向基层倾斜。确保黄港中队、白岭中队营房分别于2008年6月和10月前竣工搬迁,山口中队于2008年8月完成修善改造项目。争取上级交警部门将溪口、宁州中队营房纳入2008年建设规划,力争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竣工。 (三)设施为基层完善。紧缩开支,争取支持,力求解决溪口、白岭、山口、城南四个新建中队巡逻警车和事故处理中队现场勘查车。联通新建中队四级网络,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科技含量。 修水网 (四)管理为基层加强。进一步健全基层中队内务管理,不断完善基层工作台账,改造“五小”设置,落实从优等警措施,力争70%的中队建设成为一等中队;大队申报一等大队一次成功。 四、加强隐患整改,优化辖区交通环境 (一)排查隐患,督促整改。主动与安监、公路、运管等部门联系,开展公路险段、隐患、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及时请示县政府,批转路段单位,落实整改措施。 (二)整治平交路口,建设安全屏障。对全县道路平交路口进行规范、科学的统一整治,争取新农村建设办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水泥路条条有减速垄或减速带,处处险段有限速牌。 (三)建设六条安全线,打造交通警示新亮点。以省道柯垅、修铜、修武、茅界、辽南、和县道良山线为主阵地,协调路权单位全面更新改造和增设交通安全警示宣传标志,建设六百公里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新亮点。 内容来自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