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市场经济变革的大潮,国有县属企业必定要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礼,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且有些沉重的课颗。沉疴缠身的三都垦殖场同样期待能浴火重生,通过破产改制跨过这道坎,走进新天地。 修水网
内忧外困 敢问路在何方 本文来自修水网
三都垦殖场创办于1952年,是县属国有农垦企业,现有职工516人。曾几何时,三都垦殖场凭2000多亩优质茶园,一度成为我县农业企业的龙头老大,年创数百万元利税,吸纳近千名职工就业,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三都垦殖场的辉煌时期,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高,所生产的茶叶曾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和银奖”。今年73岁的老职工黄治荣说:“当年我们茶场的职工是令人羡慕的,很多年轻人都想着法子调进垦殖场上班。”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三都垦殖场因经营理念陈旧、改革步伐缓慢等原因,经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而逐步陷入困境。现任场长张礼平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垦殖场逐步陷入困境,亏损客曾多达1790余万元。职工工资发不出,人心涣散;茶园大面积抛荒,生产经营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面对杂草丛生、长满灌木的茶园,黄治荣老人辛酸地说,因退休金没有保障,他曾挑着货担走乡串村做小生意谋生,许多年轻职工出外打工,没有技术的职工就在周边村庄里找点零工养家。 走过“吱哑”作响的木板楼道,记者随张礼平场长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他说:“这几年,我真有点像被架在火盆上烧的感觉,熬的滋味真难受。”退休工资、社保金、社会稳定、企业债务等常使他疲于奔命。在各方努力下,三都垦殖场曾尝试进行改制,引进过台湾高镗企业公司、中日合资松兴企业公司等进行重组,但都因债务过重、改制成本过高等原因没有成功。通过租赁引进过马小英服装厂、山谷酒厂等企业,也无法使垦殖场摆脱困境。在改革的道路上,三都垦殖场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却始终只是在泥坑中艰难跋涉。面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三都垦殖场却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破产改制 勇闯发展新路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置于死地而后生,严峻的事实使三都垦殖场干部职工们认识到,国有农场不下决心深化体制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2006年7月4日,对于三都垦殖场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三都垦殖场召开全场职工代表大会,一致决定实行破产改制。久病盼良医,一场触及思想、根治沉疴的变革在这块4000多亩的土地上悄然展开。 7月19日,三都垦殖场正式向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7月26日被受理。两天后,由县人民法院牵头、县农业局、县国资局、县改制办、县劳动人事局、县国土局、县社保局等单位组成的破产清算小组进驻三都垦殖场进行清产核资。通过清算,企业账面总资产负1045.1万元,净资产负1321.8万元,总负债2366.9万元,严重资不抵债。三都垦殖场的破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县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破产程序要严格依法操作,切实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经过连续多次的严格审计和评估,垦殖场依法对部分资产进行了拍卖,以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也妥善解决职工安置资金奠定了基础。 职工安置是破产企业最棘手的问题。三都垦殖场现有职工519人,其中在职291人。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坚持无情破产、有情安置。多次与垦殖场班子干部深入一线,宣传政策,解疑释难,逐家逐户调查摸底,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安置政策:离退休职工进社保,并依法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在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进行安置补偿;30年工龄以上或男满57周岁和女满47周岁的职工可提前退休,享受各项退休保障。同时为职工解决了欠发工资、低保金等多个遗留问题。
修水网 破产改制也得到了职工们的理解支持。已有44年工龄的老职工王礼杰对垦殖场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企业的破产改制,老人却很是开明:“三都垦殖场已在困难中拖了多年,还不改制将被彻底拖垮。与其守着受穷,还不如破釜沉舟,改出一条新路。”冷芬贵是入场19年的合同工,这次改制被卖断只得到一次性补偿,他说,就这样与单位没了关系,心里是有点不是滋味,但如果企业不破产又没有出路,还要让国家为此花更多的钱。他希望尽早结束这种窘困的尴尬局面,早日再就业,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改制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其中也有不理解的。有着29年工龄的韩小华在改制之初心有抱怨,一年之差使他无法享受退休职工的待遇。他说,企业破产改制后,自己什么也没有了,以后的就业、孩子的就学、晚年的各种保障都没有了着落,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但通过改制小组的工作,他理解了破产改制:“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我一定可以和企业一道闯出一条新路。” 本文来自修水网
浴火重生 拥抱明天朝阳 xiushui.Net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2月22日,记者再次走进三都垦殖场,只见一边的场地上机声隆隆,数十台挖掘机、运输车正在忙着平整土地,一个新的现代化企业即将在这块土地上建成;场部大院里,一场冬雨洗礼后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花草掩映,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改制中的三都垦殖场正在走向新生。 通过破产改制,原有的三都垦殖场已成为历史,新的杨梅山垦殖场既盘活了资产、卸掉了债务,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和机制。杨梅山垦殖场保持原有的农垦企业性质不变,并策应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建立新的茶园基地。同时腾出一部分荒芜的土地,依托现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杨梅山工业园区,以工业企业为垦殖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目前,垦殖场已有钨钼加工冶炼项目签约入驻工业园区,明年将建成投产。相关电力、供水、通信等配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为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县委、县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移民安置,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彻底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目前已完成小区的规划,预计明年五月开工建设。三都垦殖场职工大多只懂种茶技术,改制后的就业是大难题,而仅靠短、平、快的打工形式就业,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更无长远的利益可言。为此,我县按转岗上岗的原则,加大职工培训力度,要求对所属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新上项目的招工要优先考虑垦殖场职工,使职工家庭共享有国有资源,拥有一份生产资料,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修水网 “住在公寓楼,按时上下班,医疗有保障,养老不用愁。对企业改制后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场长张礼平在憧憬以后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想起了一句歌词:风雨过后见彩虹。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