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不该属于她的责任,却被生活无情地搁到了她年仅十四岁的肩上。一边继续着自己的学业,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她的坚强与能干,让所有人都为之感慨。 胡妍珂 女 14岁 九江晨光中学初三学生 今年2月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人才电视选拔赛在北京举行。我市晨光中学的胡妍珂获得“优秀主持人奖”和“优秀表演奖”。可很少有人知道,胡妍珂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还七年如一日照料身患重病的母亲。 她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大奖。2006年1月31日,她一鸣惊人,又获得全国优秀艺术人才电视选拔赛“优秀主持人奖”第一名、“优秀表演奖”第二名的好成绩。 对于胡妍珂,评委九江籍知名学者汪中求先生这样评价:当今社会,多少中学生还不会洗自己的袜子?多少“小公主”“小皇帝”还赖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她,胡妍珂,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七年如一日的照料身患重病的母亲。她,胡妍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胡妍珂的颁奖词:我们无法选择命运,却有办法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她稚嫩而又坚定的目光,她从容而又乐观的神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坚强。我们需要这样的坚强,无论是对于中华民族,还是整个时代,它都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品格。 xiushui.Net 导语: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个体业主,一个还必须为生计奔波忙碌的城市平民。他在黑暗中拥有了发财的机会,却在阳光中维护着诚信的尊严。当巨额财富从天而降的那一瞬间,他异常平静而从容的表现,就像一道伴着闪烁华光的电波,震撼了所有渴望诚信的心灵。 黄振波 男 24岁 福利彩票投注站个体业主 2005年的6月19日下午,一位金姓彩民电话委托黄振波帮他代买彩票,并说第二天再把买彩票的钱交还给黄振波。黄振波按金先生的要求办理了投注。 当晚8时,黄振波从电视直播得知自己为金先生代买的两注彩票喜中1200万元大奖,他毫不犹豫地把喜讯告诉金先生,并把彩票交给金先生,这是我国彩票发行18年来涉奖金额最高的诚信事例。 黄振波说:“我就是把属于别人的东西还给了人家,这没什么特别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这么做的。” 对于黄振波,评委江西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陈世旭先生这样评价:许多人因他而矮小。他在黑暗中拥有财富,却在阳光中维护了诚信的尊严。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黄振波的颁奖词:一边是触手可及的千万元巨款,一边是视之无形的道德与良心,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面对充满诱惑的巨大财富,他心如止水,甘守清贫。从此,他失去了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用后半辈子的付出,异常坚定地捍卫着道德的尊严。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舞台上,他乃诚实守信的最佳标识。 修水网 导语:他从偏远而贫穷的地方起步,直到走上财富的巅峰;他从繁华而富有的地方回头,重返依旧落后的山村。他打着一把雨伞,行走在尚且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孤独而坚定地咀嚼着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承诺。 余静赣 男 46岁 广州艺邦集团董事长 余静赣出生在武宁山区一个贫穷的家庭,经过不断奋斗,他在广州创建的第一家家装公司———广东星艺集团(现名艺邦集团)现拥有分公司256家,年产值近20亿元,将3万多江西老乡带进他的装饰业,走上了致富路。 余静赣生活俭朴,致富不忘乡亲,他的愿望是在三十年内让家乡像新加坡一样富有并成为世界装饰之乡。于是,他投资1.8亿元在家乡武宁县创办余工丰良艺术学院,2000多名农民在这里学会了一门技术。 对于余静赣,评委九江作家丁伯刚先生这样评价:开创型人才,时代的先锋,商品世界中的理想主义者。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余静赣的颁奖词:他异常执着地追求财富,又毅然决然地予以放弃。在追求和放弃之间,我们认识了一位改造国民之实践者,一位播撒文明之苦行僧。 导语:24年来,她把真爱和责任织成手绢,揩干生活的眼泪,用纤纤双手,托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她步履维艰,却异常坚定地走来,直到走上今天这个特别的舞台。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孙美华 女 45岁 修水县南崖发电站职工 22岁时她嫁给了一位一等伤残退伍军人,24年来她守护着因伤残而智力障碍的丈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的大脑有一定的康复,身体也结实了。 1984年冬,孙美华小叔子入伍,并在部队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营级干部。不幸的是,小叔子为了维护部队财产,遭歹徒袭击,英勇牺牲。部队领导询问孙美华有什么要求时,她毅然将自己年仅17岁的独子送到部队参军入伍。 对于孙美华,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先生这样评价:从日常生存现实中,去体悟和坚守非常朴素的道德理念,她的道德行为源于人的天性中的善、怜惜和爱。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孙美华的颁奖词:为了婚前的那一句承诺,她重新改写了幸福的含义。24个春秋,8千多个日日夜夜,她始终坚守着自己对幸福和真爱的另一种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她的这种坚守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比珍贵的道德佳品。 导语:他可以平静地对待厄运,可以平静地忍受痛苦,却始终无法平静于时光的流逝。他极其顽强地与生命赛跑,为自己,更为那教室里充满期待的目光。 HULING 徐斌 男 28岁 都昌县苏山乡中心小学教师 1998年,徐斌为了解决学生洪灾过后的饮水问题,在打水井时,不幸坠入井底,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及脊髓损伤,导致排泄功能障碍引发尿毒症。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课堂,吊着尿袋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一干就是8年。 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除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外,还通过自学取得大学本科文凭,他撰写的两篇论文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他先后获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劳模、市“十佳”青年、省劳模等荣誉称号。 对于徐斌,评委著名作家王一民这样评价:意志的力量大于一切。徐斌是遭遇不幸却能够直面和超越不幸的强者。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徐斌的颁奖词:在长达八年的痛苦挣扎中,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又一次次地站了起来。为心中的那三尺讲台,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提前支取着自己的生命,从不吝啬。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生命奇迹的创造者,又是恪尽师道的践行人。 导语:他把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一点一点地抛洒在崇山峻岭之间。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财富,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丝毫回报。他把生命的价值,与那些餐风露宿的岩石,与那些经风沐雨的树林,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HULING 汪石林 男 52岁 省地矿局916大队高级工程师 汪石林是一位地矿工作者。他带着队伍在九江地区找到了德安铅锌矿等大、中型矿床七处和永修县易家河地热资源。在庐山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期间,他亲自组织实施了庐山旅游地质调查项目,他一直忍着病痛过滩涉水,越岭翻山。为庐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均一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汪石林,评委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再军这样评价:执着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如此浮华而功利的时代。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汪石林的颁奖词:作为一个身怀绝技的知识分子,他有太多的理由和途径改变生活。然而,他看重的是寻找与发现的价值。一把铁锤子,一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囊,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大支点。他一路上攀援前行,在身后留下的却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他行走在浮华与喧嚣之外,乃真正意义上的耕耘者。 导语:为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小生命,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女孩,他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可以遮挡风雨的家。他四处干着苦力,一点一滴地积攒着钞票,想的是治好孩子那与生俱来的心脏病。当医学技术回天无力的时候,他痛不欲生,泪如雨下,不为十年来那刻骨铭心的付出,只为生命中那难以割舍的爱。 内容来自xiushui.Net 程新华 男 50岁 湖口县付垅乡农民 程新华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10年前,他在湖口张青乡捡到一个被人遗弃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小庙枝。为了孩子,他离了婚、做了七年苦工、耗费了他所有的积蓄。程新华十年养育病弃儿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幸的是,小庙枝在手术中夭折,程新华痛不欲生。小庙枝已成为他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爱。 对于程新华,评委全国优秀院长刘少华先生这样评价:为了一个被遗弃的患病儿,他舍弃了家庭,历经千辛万苦,这是一位多么朴实而伟大的父亲。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程新华的颁奖词:父爱如山,仁者大仁。他对那个幼小生命的挚爱与呵护,已经超越了人世间两道最难逾越的屏障———血缘和功利。人性中那最值得珍惜的善与爱,像源源不断的清泉,从他那粗糙的双手间,从他那沧桑的两眼里涓涓流出,滋润着多难的孩子,温暖着众人的世界。 导语:她是一位来自远方的美丽歌手,似乎跟九江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她却时时刻刻牵挂着这里的一切,就像女儿之于高堂,就像游子之于故乡。 邝美云 女 44岁 香港艺人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19岁即夺得港姐亚军的邝美云不仅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强人,更是娱乐圈中少有的长青树。她虽然不是九江人,但她和九江有缘。她先后拿出数百万元,在九江县和永修县捐资助学,去年11.26地震发生后,邝美云立即捐助6万元港币购置了600床棉被送往灾区,最近她再度来到灾区捐款232万元,用于援助九江11所遭灾严重的农村中小学校。近三年来,她共为江西捐资和募捐助学款480万元。 对于邝美云,评委《感动中国》制片人、策划人朱波这样评价:她不是九江人,却怀有强烈的九江情,她给九江民众带来的不仅是金钱,还有高贵的关心和精神品格。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邝美云的颁奖词:有时候,我们会固执地认为,财富和功利是一对孪生的兄弟。然而,在她施与九江的财富中,却丝毫找不到功利的影子。当财富远离了功利,当善心镀上了亲情,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更堪珍贵的美丽。 导语:面对滔滔山洪,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急流;面对滚滚浓烟,他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面对捡来的巨额现金,他毫不犹豫地走上村头、寻找失主。在常常叹息传统美德芳踪难觅的时候,他带着大山的正直,带着泥土的质朴,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徐永宏 男 31岁 瑞昌供电公司农电收费员 修水网 2004年2月22日中午,徐永宏骑摩托车经过一段山路时,捡到了一个装有5万4千元的黑色皮包,立即归还失主。一次,他到信用社取钱,明明是取出了4000元,可业务员在电脑上却打成了存入4000元,他当即叫业务员改了过来。说:“这个钱我不能要。”山洪暴发,10千伏高压线杆出现险情,第一个跳入水中,排除险情,与洪水搏斗,险些被洪水冲走。一家豆腐房起火,有人说厨房里还有一个煤气罐,很危险,他二话没说,冲进火海,扛起煤气罐冲了出来,避免了一次更大事故的发生。 对于徐永宏,评委九江文联主席吴清汀先生这样评价:他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在险情面前不畏惧,在生死关头不退缩。他是完美人格的化身,平凡中见不平凡。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徐永宏的颁奖词:一个天天和电打着交道的人,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亮堂,更多的是照亮心灵的那一束束人性的光明。他可以平静地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可以一次又一次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所有这一切,都源自内心的品质。他,无愧于德之大成者。 导语:晓风残月,侠影萍踪。所有的奔波与辛劳,都缘于她对正义的追求,对弱者的呵护。为了心中的那一份追求和信仰,她异常坚定地咀嚼着各种委屈,从不轻言放弃。 修水网 习晓萍 女 47岁 永修县信访局干部 2002年,当戴圣锈等八人上访要求落实冤案平反后的有关政策待遇时,习晓萍知难而进,白天外出寻找当年的知情人调查取证,晚上查阅翻看大量的相关资料,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次性补偿的建议。 2004年8月2日,在她的公公治丧期间,几天几夜没合眼的她得知吴城外迁移民准备集资赴京上访的信息后,二话没说,拖着疲惫的身体挨家挨户做群众的疏导工作,当她凌晨2点多钟返回家时,老人已经下葬。 六年来,习晓萍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 对于习晓萍,评委著名诗人摩罗先生这样评价:习晓萍的行为只是在履行她的工作职责,当她发自内心地为那些上访者解决困难、提供帮助时,这职责之中就体现了她的仁爱之心。一个公务员为公民服务的空间,有时候会因为人性中固有的博大爱心而大大扩展。 感动九江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习晓萍的颁奖词:听百姓呼声,树人间正气。她羸弱的肩膀,担起的是一副硬铮铮的重担。她一次又一次地揩去眼中的泪水,却一次又一次让老百姓绽放灿烂的笑容。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她让我们重温了共产党人的真正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