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马坳镇湖洛村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之中,自发前来的1000多名村民,顶着初夏火辣的阳光含悲肃立,与他们心中的好支书黄定金作最后的告别。“为民仗言美誉遍乡邻,对党忠诚英明垂史册”的挽联,诉说着湖洛村民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支书英年早逝的扼腕叹息和深深敬意。 村民们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马坳镇镇长董元峰到湖洛村检查防汛工作时,发现村支书黄定金脸色煞白,冷汗淋漓,便关切地问:“老黄,你还能走不?你说的那座水库除险加固的事,还是改天再去吧。”“我没事!就是患了点小感冒,不会有大碍,今天还是去一趟。”14天前,高烧不退、头痛难忍的黄定金,强打精神,加班加点赶造粮种补贴花名册,结果晕倒在办公桌前。5月13日,黄定金病危,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一个星期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前去看他的镇党委书记朱洪金“逼”着他转至省一附院治疗。5月24日凌晨4时15分,一心为民、积劳成疾的黄定金经抢救无效,溘然长逝,享年56岁。 噩耗传来,湖洛村乃至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深感悲痛,当黄定金的灵车回家时,沿线十多公里的村民均自发燃放鞭炮迎接老支书的亡灵。 修水网
敢教穷村换新颜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从1972年起,黄定金在湖洛村历任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一干就是34个春秋,六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个人,当选多届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在湖洛村的土地上,到处留有他为民奔波的串串足迹。 由于湖洛村地处偏僻,一直以来无出村公路,学生坐在低矮潮湿的教室里上课,村民住的普遍是土坯房……1991年,刚任村支书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1995年,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向上争资,向全体村民集资、动员本村外出人员捐资等办法,筹集到了修路的启动资金。黄定金带领村干部和全体村民奋斗在施工一线,经过几个月的顽强拼搏,终于修通了一条宽5米、长15公里的沙石路,结束了湖洛村村民祖祖辈辈肩挑背驮的历史。与他共事29年的村干部卢加彬回忆当初修路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老黄每天都是第一个上路,最后一个收工,最累最苦最危险的活总是抢着干,三次累倒在工地上,医生一再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可他总是一拔针头,又火速赶往工地。” 路修通了,村民的新房也如雨后春笋般“撑”了起来,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可那破旧、阴暗的校舍却始终成了黄定金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在村党员大会上,黄定金口气坚定地说,“孩子读书是大事,这个事没钱也要办!”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1998年底,学校开始紧张筹建。听说要建学校,村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为了节省资金,黄定金在支委会上统一思想,凡是自己能做的都自己做。开挖基脚、平整场地,都是村民们拿手的活;缺沙少石,村民们到河里一担一担挑上来;和浆拌泥,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工;工地值班,村干部轮流上……仅用了8个月时间,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1999年新学期开学,老百姓看到孩子们乐呵呵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无不感激地说:“这多亏了黄书记!” 修水网
乐当致富领头羊 修水网
初夏的湖洛村,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昔日清一色的土坯房被一幢幢整洁漂亮的平顶房所取代;荆棘丛生的荒地里,已是桑海一片、绿浪翻滚;往日荒山秃岭在退耕还林中披上绿装……“这喜人的变化,不知凝聚着老黄多少心血和汗水。”站在山顶俯看全村新景,村支部副书记邱定荣心痛地说。 不管发展哪个产业,黄定金总是坚持“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从不搞强迫命令。2002年底,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镇里分配湖洛村17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回村后,他同村林管员到七八九组连续三个晚上召开动员会,可响应的村民很少。时近年终,再不动手已来不及了,为干给村民看,黄定金果断决定自己搞100亩,叫林管员搞70亩。在他的带领下,第二年村里3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大家都争着要指标。 黄定金从1991年起便开始栽桑养蚕,10年的生产实践,他不仅因此获利,而且全面掌握了栽桑养蚕的技术。2001年,他又扩桑5亩,以“带头干、干给群众看”来动员村民栽桑养蚕。目前,全村拥有桑园520多亩。为让群众养好蚕,黄定金一有空就到蚕农家技术指导,重病期间,仍不忘嘱咐村干部要落实好夏季小蚕共育的事。三组陈先金因患肺结核病丧失劳动能力,地里农活全靠他年近花甲的老婆操持。今年初,他也想栽桑养蚕,可苦于没有劳力开沟整地,黄定金知道后,动员4名村干部干了一整天,帮老陈家赶着季节栽上了一亩半桑园。记者采访时,老陈拖着病弱的身子来到田边,指着黄定金亲手为他家栽的桑树痛惜地说:“谁料到黄书记走得这么匆忙,他还答应下半年养蚕时来指导我们呢!” 修水网 村民黄国清家就他一个劳力,当人们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时,他只好留在家耕田种地。2000年,十组原来居住的16户人家基本上搬走,留下一些荒田荒地,黄国清想到那里去养山羊。黄定金得知他的想法后,积极鼓励支持:只要是抛荒了的田地,你尽管去开发!有了这颗定心丸,黄国清从亲朋戚友处筹资8000元,买来了50多头山羊,结果因防疫不过关失败了。黄国清想继续干,可亲朋戚友都劝他:“不要冒这个险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不起折腾!”正处进退两难时,黄定金再次上门鼓励他:“这里的地理条件很好,天然饲养的山羊市场上不愁销,这条路一定走得通。”在黄定金的支持下,黄国清第二年养羊成功了,当年获利6000多元。接着又栽桑养蚕,挖塘养鱼,去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黄国清动情地说:“要不是黄书记支持我,也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产业搞起来了,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了,可黄书记却走了!” 百姓冷暖挂心头 九组村民甘致富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妻子不幸患乳腺癌住进了医院,回村的那天,黄定金闻讯前去看望,并问他住院费用的发票带回来没有,说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甘致富疑惑地问:“要交钱吗?”黄定金回答:“每人13块钱,我替你们交了,这下能报到2000多元,也可减轻点负担”。据知情的干部介绍,黄定金去年替困难户和在外务工人员垫付参合资金1000多元,有3名村民当年因病住院治疗,报销医疗费用4000多元。 xiushui.Net “对党忠诚老实,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群众亲如一家,对家庭尽职尽责。用这四句话概括老黄的一生,恰如其分。”与黄定金共事24年的镇里老干部游庆早深有感触地说。老黄在村上当了20年的会计,大大小小的运动经历过十几次,从来没查出过湖洛村有一笔糊涂帐。直到生命尽头,他还惦记着自家抽屉那几张村里的发票,嘱咐村干部一定要把村里账目保管好,把五保户的五保金落实好…… “黄定金离开了这个他付出了一生心血的湖洛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塑造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这将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悼词中的这段话,如阵阵松涛,在湖洛村的山水间久久回荡……
身边的榜样 生动的教材 修水网
56年短暂的生命历程,长达34年的村干生涯,村支书黄定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的基层干部所具有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情怀:改变穷村面貌有决心,带领群众致富有耐心,关心百姓冷暖有诚心。透过他生前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了一个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看到了一个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本色。 在广大农村,有许许多多像黄定金一样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他们长期工作在农村,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工作繁重,环境艰苦,报酬微薄,却始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操劳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县正深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致力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文明和谐的传播者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黄定金的事迹,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农村党支书的光辉形象,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修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