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谷风 视频 图片 旅游 财经 教育 生活 文学 人物 档案 交通 观点 资讯 服务 专栏

山风

旗下栏目: 山风 网风 乡风

李淼清:锄头种田笔“种诗”

来源:怡馨 作者:周武现 人气: 发布时间:2005-08-15

人生之旅

    李淼清:锄头种田笔“种诗”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本报记者  周武现

内容来自xiushui.Net

    我为之震撼的不仅仅是他百多首“赤脚泥土”的诗行,而是他对党的忠诚、对诗歌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一个用锄头种田笔“种诗”农民,一个永远活在诗歌里的残疾农人。

xiushui.Net

    ——题记 他当过士兵,干过搬运工,他的文化不高,却做起了“唐诗宋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在九十年代就出席首都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华英模大典》首发式暨当代中国精神研讨会,曾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在这次会上他与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少将合影留念。他撰作的《学习三个代表指示精神----致江总书记》一诗,在中国当代优秀人才创新学术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理论创新一等奖。 手头有诗人给我的一篇获奖的“诗稿”,或因时间久远,或别的什么原因,纸已泛黄,右下角也许拿着读得太多而留有油渍的指纹印。诗后有近照一桢,并有《小传》:李淼清,男,江西修水征村横坑人,征村残联副主席,中共党员,生于1952年5月, 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74年10月铁一师第四次团代会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77年7月退伍回乡,1995年被县政府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45岁才开始“触及诗歌 (李淼清近照 周武现 摄)

xiushui.Net

    a从军,曾获部队三次嘉奖

xiushui.Net

    今年53岁的李淼清于1952年5月出生于征村乡横坑村7组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也较为贫穷。读小学时,李淼清就对课文里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有着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就编织一个诗人梦,并将其作为奋斗的航标。小时候,他家里较为贫穷。每次从学校放学回来,别的孩子回家吃饭,他经常回到他家屋前面的竹林里,等别的同学吃完饭后再去上学,他又饿着肚子跟着他们一起上学。别人问他吃过没有,他就说吃过了。从小时候起,他就对人世的沧桑苦难有深刻的体验, 1972年7月,李淼清初中毕业后,正巧部队征兵,于是他偷偷地瞒着爹妈报了名,因其骨架子壮实且憨厚得可爱,征兵的工作人员甚是喜欢。入伍后,李淼清被分到湖北十偃市铁道兵第一师一团汽车营三连七班。因其训练刻苦且勤于钻研,入伍不到四个月,他就当上了副班长。 李淼清服役四年,获得荣誉无数,也多次得到部队嘉奖。提起当兵岁月,李淼清意犹未尽,他追溯搜寻当兵的感人故事。1975年3月14日这一天,李淼清所在部队在驻马店抗洪 灾开车返回营地途中时,因山体滑坡,山上巨石向李淼清驾驶车辆前方面猛扎下来,这时开车的是一位实习生,看到突发情况,慌神不知所措,李淼清正坐在副驾驶位置,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车上5人的人身安全,机智的李淼清迅速采取手脚并用紧急刹车,并把方向盘打向左侧,巨石从车辆一侧滑下山坡,化险为夷。因骤然刹车,李淼清脑袋前额撞在车辆档风玻璃上,粉碎性头颅骨折,右手也因破碎的玻璃碎片划破,鲜血直流,入院时昏迷不醒,住院8个月方才痊愈出院。李淼清被定为二等伤残军人,得到部队的嘉奖。

修水网

 b搬运,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xiushui.Net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1976年12月李淼清退伍回乡,1977年3 月分配到县搬运公司从事搬运工作。他依靠自己在部队所学到的开车特长,在公司当起了拖拉机驾驶员。在搬运公司他一呆就是8年,因其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助人为乐,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记得有一次,他为某商店搬运一车商品,在运送到商店门口时,天空突然 云笼罩,雷声阵阵,一车货不立即 下下来,就会“惨遭厄运”,商店人手又不够,急得商店负责人直跺脚。李淼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二话不说,肩扛背驼帮助他们把货物在暴雨之前下了下来,负责人握着李淼清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负责人专程到公司来感谢李淼清时,在其他人的介绍下才知道李淼清患腰痛多日,是忍着剧痛帮忙肩扛背驼完的。李淼清在搬运公司工作,这样助人为乐的事迹是枚不胜举。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李淼清谈到这份工作时说,在搬运公司8年期间,搬运工作虽苦虽累,但倒也能养家糊口,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图个啥,图的还不是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至于为他人做点好事,又算得了什么呢?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啊!

本文来自修水网

c下岗,锄头种田笔尖种诗

本文来自修水网

    随着运输业日益向前发展,以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搬运这个“行当”也渐渐地退出了市场。1985年3月,李淼清下岗了,这年恰逢分田到户,老实憨厚的他只好回到征村老家,“侍候”起田地来,完成了工人到农民的角色转换。李淼清白日扛锄头肩 耙在田间忙碌的种田作菜,因其精心侍候土地,也得到大地的回报,他种的粮食籽粒结实,种的蔬菜硕果满枝。 种田闲赋之余,李淼清常常一个人或摇头晃脑诵读着小学学过的唐诗,或望着星空默读当兵时自学的宋词。久而久之,他那上小学时候编织的诗人梦也常常在占据着他的大脑。为了圆这个梦想,他开始饱读古曲诗词,尤其对杜甫、杜牧、范成大、王维、贾岛的诗更是精研细读,大部分都能倒背如流。他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他努力学习新诗的写作方法,喜读舒婷、席慕容的诗。九十年代以来,他在国家级刊物与省市残联等刊物上发表诗歌100多篇,多篇诗作在全国诗歌大奖赛中获奖。 d作诗, 稚嫩粗犷赤诚心

内容来自xiushui.Net

    他的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没有屈服于物质的贫困而放弃自己对诗歌的追求,自1978年以来,他是一位苦吟诗人。“七分思,三分写”,一首诗常常要思考半个月。他已写诗100多首,在诗的世界里他勤奋不辍地遨游。 有一位名人评价他创作的诗歌说:虽文字功底尚浅,诗句稚嫩粗犷,但他对诗歌的执著和对党的忠诚,让人敬慕;他的诗句里面无时不在表达着他的这一纯朴的忧国忧民之心,他用自已的一颗赤诚之心,用诗歌记录了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去年“神五”飞天胜利返航后,获得这个消息后,他兴奋得彻夜难眠,当即赋诗一首“三个代表指航程/科技兴国出英雄/载入航天已成功/赛过神话孙悟空/回顾历史记犹心/任人宰割受欺凌/中国人民有志气/敢攀世界科学峰/科学家们汗马功/两弹一星宇宙升/神话嫦娥能奔月/今有神舟游太空/千年美梦终实现/巨人屹立强国林/宣告世界已承诺/我国永远不称霸/得道多助失道寡/中华人民不可惹/;今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李淼清当天就放下手中农活,挥毫泼墨,吟咏一首:身居海外思大陆/隔岸遥望六十秋/我党搭起友谊桥/归心好似箭离弓/-----台湾当局陈水扁/逆天行道搞台独/力劝回头早勒马/不要近视无远谋/中华民族要振兴/炎黄子孙必统一/(节选)

内容来自xiushui.Net

责任编辑:周武现

最火资讯

首页 | 山谷风 | 视频 | 图片 | 旅游 | 财经 | 教育 | 生活 | 文学 | 人物 | 档案 | 交通 | 观点 | 资讯 | 服务 | 专栏 | 修水视频

赣ICP备09008563号-2 修水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330016260 QQ:303998284 修水网超级群:2756263 房产家装群:117835007 邮箱:163.www@163.com

赣公网安备 36042402000001号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09008563号-2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