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天吃晚饭时,村里一户人家五六岁的孩子端起碗刚扒了几口饭,忽然扔了筷子仰起头,双手急着抓挠喉咙……孩子外婆见状吓得手足无措,跑过去急切地问:“刚才在外面玩得好好的,你这是怎么啦?”小外孙带着哭腔告诉外婆,喉咙管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爬,痒痒的很不舒服。外婆弯腰抱起孩子,摸摸他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烧,也不是烫着和噎着,赶紧倒水喂水,为孩子揉腹、拍打后背,经过一番折腾,孩子脸色却更加苍白。 一家人正在着急时,门前路上慢慢悠悠地走过来一个人,个子矮矮的,仔细一看,正是出完诊返家的医生“雷聋瞽”。家里人喜出望外,连忙跑出去,拉住挎着药箱的雷医生。他低声嘟囔着,返身跟着进到堂屋,放下药箱。经过与大人比画交流一番之后,“雷聋瞽”把孩子拉到跟前,看看孩子的嘴唇和舌苔,之后掀起上衣,揉了揉孩子肚子。他突然笑起来,瓮声瓮气地安慰孩子外婆说:“没有事,吃点药就好了!”“雷聋瞽”一边倒药、包药,一边解释道,因为没有及时驱虫,孩子肚里蛔虫太多,向上蠕动到食道里了……一小包药末,仅仅花了五分钱。“雷聋瞽”说完服用方法,背起药箱出了门。外婆连忙小心翼翼地打开小纸包,取了一半白色药末倒在碗里,用温水泡化,喂孩子服下。一会儿工夫,孩子就活蹦乱跳地下地玩了。第二天早晨,小外孙蹲在墙根,拉出两大团挨挨挤挤的蛔虫。 修水网 www.xiushui.Net “雷聋瞽”原名叫雷祖丰,大号叫雷奎生,是白岭镇荣春村人。年轻的时候曾在部队服役,是一名陆军外科大夫,在西医方面很有造诣。抗日战争期间,雷奎生在前线抢救伤员时不幸被敌人的大炮震聋双耳……退役返乡后,雷奎生重操旧业,长年累月挎着医药箱行走在乡间,成了人们健康的守护者。因为耳朵听力问题,雷医生说话声音很大,显得有些怪声怪气,与人交流比画时常常误解意思,闹过不少笑话。后来,人们亲昵地称他为“雷聋瞽”。 在小孩子们眼里,他是一位平易近人、有趣的长胡子爷爷。上下学路上,孩子们成群结队,如若遇见出诊的“雷聋瞽”就会一拥而上团团围住,有的张开手脚挡在他前面,有的趁机爬上他的后背,有的抱住他的脖子将整个身子吊起来,有的拽住他的医药箱带子不撒手,少不了“调戏”他:“雷聋瞽,你开的药怎么那么苦?”“上次打针,我的屁股疼了三天,下次你能不能轻一点?”“你的药箱里还有甜葡萄糖吗?”“我想要一个大针筒,给我一个好不好?”……而他呢,总是笑眯眯地回应,不急不恼地挣脱开七手八脚的纠缠。 我们兄妹几个体质差,经常感冒头疼,每次都要请“雷聋瞽”上门看看。记忆中,一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一看到他那慈祥的面容,病恹恹的我们就立刻获得许多的安慰……后来,“雷聋瞽”的儿子继承父业,也成了一名村医。他像父亲一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同样受到了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